1273 为了美国工人阶级 1274 美利坚劳动党(4 / 8)
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乘坐火车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刚刚离任的华莱士就在和他的一个重要盟友,美国产业工会联合会主席菲利普.莫莱讨论怎么在未来保卫美国工人阶级的利益——顺便再掏空美国资产阶级的腰包。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打输了世界大战的美国国内利益分配已经没有什么双赢的路线可以走了。
现在要么工人阶级失去罗斯福新政以来的一切权利,把国家交还给资本家,同时再承担一次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胀其实是对全民的强制征税,可以帮助美国政府在短期内筹集出足够的物资和黄金、白银去支付战争赔款。
要么就是剥夺美国的资产阶级,向他们征收重税以筹集赔款,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在美国搞国有化,走苏联曾经走过的路线。
不过华莱士和菲利普.莫莱并没有闹革命的想法,他们的路线还是合法斗争。可是合法斗争却面临一很大的难题,现在美国的立法权不在工人阶级手中。
布尔什维克党在众议院中有32个席位,在参议院中有4个席位,而华莱士能够影响的美国民主党新政联盟在众议院中的席位只有19个,在参议院中一席也没有。哪怕算上表面上宣称代表工人利益的美国法西斯党在众议院中的38席,总共也只有89席,连众议院的四分之一都没有。
“菲利普,”华莱士早就想好了对策,他对菲利普.莫莱说,“我们虽然要采取合法斗争的手段,但是也不能依靠国会的多数票表决取得胜利。至少在1946年中期大选之前,我们是赢不了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罢工和街头抗议了。”
1274 美利坚劳动党
“罢工和街头抗议吗?”菲利普.莫莱想了想,“这没有问题,我想煤矿工人联合会总裁约翰.刘易斯也会支持我们的,他在43年时就打破了战时不罢工的惯例,发动了50万煤矿工人举行大罢工。”
约翰.刘易斯是美国工人运动的大人物,煤矿工人出身,还长期把持着美国煤矿工人联合会,同时还是美国产业工会联合会的创始人和前主席,当然也是罗斯福新政的积极拥护者。但是因为反对罗斯福连任第三届总统,在1940年辞去“产联”主席。不久之后,他又因为“战时不罢工”问题和“产联”主席莫莱分道扬镳,还带领美国煤矿工人联合会退出了“产联”,并且在发动了战时大罢工,迫使资方每天增加煤矿工人工资1.5美元。
这样一个可以将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