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盘缠(3 / 5)
时代就算是欧洲人也没见过。自己先前的衣服只此一套再无他例,你这应该觉得长见识了啊。
作为一个自诩为充满了正能量的新青年,陈文怎能容忍这份遗憾。
“这化纤呢是泰西的一位叫做达芬奇的读书人发明的,他还有幅画叫蒙娜丽莎,号称是泰西名画之首。”
十五世纪中后期,人类世界出现了两位妖孽级人物。一位是明朝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道、佛三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的阳明先生王守仁。而另一位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发明家、画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被爱因斯坦认为,其人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的达芬奇。
在陈文看来,这等超越时代的事情,自然要这等自身就超越时代的人来干才不会被人怀疑。既然王先生不方便,那么只好有劳达先生了。
“陈先生真是见多识广,小人此番长见识了。”
这不就对了吗?
寒暄了几句,那胡二便起身离去了。
待陈文把胡二送走,却看见那小僮坐在陆老郎中屋的廊下背书。他先前听陆老郎中说过,这个小僮是陆老郎中的孙子,而他的父母都死于永历二年清军的那次围剿。
“轩儿在练字呢?”
那小僮见陈文走了过来,连忙起身行礼。“陈叔叔好。”
“你练你的,我只是来看看。”
“是。”那小僮又坐下继续练字。
第一次听陆老郎中叫他轩儿时,陈文差点儿以为他叫陆高轩呢,战战兢兢的询问之下,才得到了一个喜忧参半的答案——陆文轩。
用不着面对韦爵爷了。
同样,也见不到韦爵爷那七位夫人了。
陈文站在陆文轩的背后,看着小孩儿的笔触划过,只是在翻来覆去的写一个永字。
原来是“永字八法”啊。
所谓“永字八法”,乃是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是书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它讲求的是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钩为趯、提为策、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
刚入山时,干粮用尽,陈文就曾经靠着这“永字八法”在一户农家客串了天教书先生,赚取了一天饱饭和两天的干粮。不过也仅仅这样了,他的饭量只用了一天就给那户农家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