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质疑(2 / 4)
的演绎更显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用以激荡人心其实是甚好的。不过现下说书人地位低下,不符合陈文延揽壮士的需求,所以他只讲史书中的故事。
“陈先生您就讲吧,您讲什么我们都爱听。”
“就是,吴大哥都跟我们说了,您是有学问的官人,并非那说书的先儿。”
想不到这粗汉子还有这样细致的一面。
向吴登科点头示意后,陈文说道:“今日所讲,乃是前宋鄂王岳飞故事。岳王名飞字鹏举,生于崇宁二年的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彰德府汤阴县。”
“岳飞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年少时,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春秋》、《孙子兵法》。”说道这里,陈文顿了顿。“三国时也有一位英雄喜欢读《春秋》,诸君可有人知道是谁吗?”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汉子大声说道:“陈先生,您说的是关二爷吧?”
在得到陈文肯定的回答后,那汉子立刻就赢来了周遭人崇拜的目光,其人也不自觉的坐得笔直,更加认真的听陈文后面的话。
“岳飞喜欢读《春秋》,关羽也喜欢读《春秋》,由此可见,想要成为名将,须得先读书,而读书须有侧重,《春秋》就是极好的选择。”
此言一出,其他人到也还好,只是那吴登科却突然问道:“陈兄,您说的那个《春秋》是讲什么的书,在哪能看到?”
陈文还没来得及回答,只听不知道是谁突然“噗嗤”一笑,大声说道:“吴大哥,你大字不识一个还要读《春秋》啊。它认识你,你认识他吗?”
接着,众人便是哄笑成一片。
“尹二狗!你这厮是皮痒的紧啦?”说着,吴登科便起身欲打。
眼见于此,陈文先示意吴登科坐下,对于他这种刨根问底的态度,陈文并不想打击,不过也不想多说,因为这样会影响到他接下来的节奏。
“《春秋》一书乃是春秋时代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圣人修订而成,乃是儒家六经之一。具体的内容我也记不清楚了,你可以去问孙兄。”
“哦。”只见那吴登科竟好像真的把这话听进去了,看他的表情似乎也打算准备去找孙钰把书借来读读。
我大概是想多了吧,陈文心中不禁自嘲。
“岳飞早年曾师承于周同,学习骑射。不久周同去世,岳飞每到初一、十五便去祭拜,尊师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