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起点(6 / 7)
顾不得那许多了。再者说了,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清军就会围剿四明山,如此迫在眉睫,哪还有功夫敷衍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
回到军营,孙钰已经派人把今天需要的粮食、菜蔬和酱醋等物全部送来。陈文想了想,又给了粮库的小吏些银子叫他们每两日送一口肥猪或一只肥羊来,每次一结。只见这几个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满脸兴奋的飞奔而去,仿佛是怕陈文反悔一般。
对此,陈文只得暗笑,看来孙钰把粮库的小吏们逼得已经有些不正常了。
到了正午,陈文留在打谷场的那老成汉子便带着二十几个人到了军营。在陈文感慨人数终于破两百的同时,他居然在这群人里发现了两个异类。
一个四十几岁的童生和一个二十出头的秀才,而这两位知识分子竟然还都是杭州人,更无语的是这二位居然强烈要求一定要来给陈文赞画军务的。
笑话,文官领兵那种买彩票中五百万一样撞大运的事情,陈文可不打算干。就算是王翊,他也不准备让其插手自己营头的军务,更何况是这两个看样子连《孙子兵法》都未必读过的腐儒呢?
只不过,这两个杭州人为什么跑到大兰山来,又为什么放着老营的文官不去申请非要来赞画军务,倒是引发了陈文的好奇心。稍加试探之后,这两位知识分子便毫无顾忌的把他们的遭遇吐了出来。
原来,他们本是居住在杭州城仁和县,那个年轻的耕读传家,而年长的则是在城中开了个私塾。本来日子过得都还可以,即便是清军占领杭州也没有受到太过巨大的影响,毕竟他们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结果到了今年,满清在杭州府圈地修建满城,把所圈土地的百姓全都赶了出来,就连他们两家也不例外。年长的一家没有反抗,被抢掠了一番后就逃到了城外;年轻的那个秀才的长兄为了保护祖传下来的土地,被清军毫无理由的活活打死。
满城一事,陈文到是在论坛上见过,只是记得杭州满城是全国各省满城之中最早圈地建设的一个,到了太平天国起义时被焚毁,清军重新占领杭州后又重建,直到辛亥革命才彻底取缔。不过,他对于其时的详情却记不太清楚。
据《康熙仁和县志》记载:“此方之民,扶老携幼,担囊负签,或播迁郭外,或转徒他乡,而所圈之屋,垂二十年输粮纳税如故。”
黑中介也不至于做得那么绝吧!
在此之后,旗人在当地闯入民宅,抢夺财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