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各大名校的橄榄枝(5 / 6)
“此文很好地写出了磨难之于人的重要性,充分说明人和国家皆要多经历苦难,这样人成就一番作为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国家也才会越来越强大。建议鲁南师大将此文发表与人民日报,教化国人之大业!”忠央党校教授这般说。
各大名校的知名教授,纷纷发言评论,竟是无一条差评和质疑。
不过,舒宇还没有来得及发问,就自己找到了赵康仁所担忧的问题。
“若真有如此学生,该在我京都大学成就国之大器。”
“去鲁南师大,可惜喽。”
“新华大学邀请该文作者转校。”
“魔都大学为此文作者永开大门。”
“九龙大学传承真正国之文化,在世界大学也有排名,欢迎此文作者来我校进修。”
竟是因为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章,使得各大知名学府抛出橄榄枝,更有甚者,竟是提出了丰厚的条件。
也难怪赵康仁有此疑虑。
“虽然帖子正文中没有出现你的名字,但是前面的评论里,已经有我们学校的学生把你的名字曝了出去,我已经接到好几个名校校长的电话,他们希望能与你单独接洽,询问你个人意见。”赵康仁笑得很不自然。
舒宇微微一笑,并未回答赵康仁,而是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欣赏起赵康仁所拍摄的照片。
赵康仁道:“我也没有强迫你的意思,就是问问你自己的想法,想去哪所学校都行,前途为重,毕竟我们学校……”
“校长,这个桥是今年才建好的吧?叫什么名字?”舒宇打断了赵康仁的话,指着一个在“月鸣河”上驾着的一座小型石拱桥。
赵康仁一怔,不明白舒宇为何要这么发问,但仍是回答道“对,那是我在英国教育界的一个老朋友来咱们学校玩的时候,出资建的桥,因为我和那位英国朋友中文名中都有一个“康”字,拟名“康桥”,不过还没确定。”
“就叫康桥吧。”舒宇坐回赵康仁的办公椅,噼里啪啦的敲击起了键盘。
很快,中国高校论坛上多了一个帖子,发帖人昵称为“鲁南师大-舒宇”,题目为:以现代诗一首赠予对看重学生的各大院校。
这首诗一出,便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惊整个论坛。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