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济发展计划(3 / 5)
够城里面的人消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后的土鸡消费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大,如果能办一个养鸡场,应该不愁市场,还能带领村民致富;第三,咱们镇有一个木雕场,而且咱们这儿的木雕工艺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在外面也挺有名气的,而且咱们这儿有丰富的优质木材资源,也有优秀的木匠,只不过现在木雕厂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但是如果想办法进行改革的话,这绝对是咱们镇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抓手!”
高坤本来只是随便问问陈庆东有什么发展经济的法子,以为他只是纸上谈兵,心里面根本就没对这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生瓜蛋子报什么希望,但是没想到陈庆东还真的一口气说出了这么三条路子,而且,这三条路子都是跟本地的情况完全贴合的,简直就是为双山镇的经济发展量身打造的!
看来,这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真的对双山镇的情况进行了一番研究啊!
高坤来了兴趣,双肘撑在办公桌上,笑着问道:“小陈,你是怎么想到这些法子的?”
陈庆东坦然说道:“高镇长,我上了大学以后,看到了外面大城市的发展这么快,又想到家乡的经济还很落后,所以就经常留心家里的情况。其实,我说的这三条路子,也不算是什么奇思妙想,都是根据咱们这儿的表面情况来说的,肯定也有别的人也想到了这些路子。”
高坤微微点头,其实陈庆东说的这三条路子虽然很接地气,跟这儿的情况完全吻合,但确实不算是什么奇思妙想,不管石材、土鸡,还是木雕,都是双山镇浮在表面的优势,但难就难在,看到了这些优势之后,该怎么捅破这层窗户纸,让这些潜在的优势变成真正的优势。
高坤来这里当镇长以后,也看到了双山镇的这三点优势,作为镇长,他当然也想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但是他真正动手之后,才发现这些事做起来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他当初首先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频临破产的木雕厂救活,为此他也想了很多方法进行改革,但是,木雕厂的水太深,背景太复杂,背后的利益链盘根错节,而他的权力又被魏海龙架空,对县属企业的木雕厂说不上多少话,工作上处处掣肘,所以忙活了几个月什么都没做成。
这次失败让高坤十分灰心,而他从县委下放到双山镇做镇长,本身就是为了过度一下罢了,此后他又得到了领导的暗中许诺,过不了太久就会把他调入城里另有大用,所以他便选择了韬光养晦,暂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