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各怀心思(4 / 5)
在秦厉跟前那简直就不值一提。可这次代表了皇帝,所以他有这个胆子敢发怒,也敢直呼秦厉之名。
再有,赵文华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自然也有他自己的心思。赵文华对秦厉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秦厉不好惹。可这次出来,他又是准备一定要秦厉难堪,甚至要置秦厉于死地的。可他自然又想做首当其冲的人,不想做这个出头鸟。自然要表现的义愤填膺,目的是让张经和胡宗宪也对秦厉不满,激起他们两人对秦厉的愤恨,进而收拾了秦厉。
赵文华想不到的是这也正是胡宗宪的心思,只不过胡宗宪的心里没有赵文华这样强烈罢了。
这时,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良久过后,赵文华转头问道,“张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
张经不禁一皱眉头,暗道,哼!现在你想起我来了?谁都知道这次是慰劳秦厉一众将士的,若是见不到秦厉,或者是这样我僵持下去,那回去如何向皇帝交差,说不定让皇帝砍了脑袋也未可知。张经可是非常清楚秦厉和嘉靖皇帝的关系的。
张经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秦将军是大明的功臣,抗倭功劳甚大,依本官看来,既然秦将军公务繁忙,那我们就去秦将军。”
乖乖隆地咚!这都什么事呀?到头来还是要找上门去见秦厉。这让张经和赵文华的面子往哪搁呀?
赵文华一听便急了,怒道,“不可,万万不可,反正我是不去。”
胡宗宪一声不吭,颇有点儿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让赵文华想不到的是平时总是谨小慎微,一副唯唯诺诺之态的张经却迅速板起了脸,并且随之站起,一甩袖子,道,“自然是本官自己去!”
说罢,扭身去了后堂,他这显然是去准备了。
张经可不傻,他知道这次出行的目的,他还不想就因为一个谁先见谁就丢了脑袋。在他想来,在秦厉跟前表现的尊敬一些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秦厉是正二品的平南将军,又是当今皇帝的姐夫。这样的人在东南这眼看就要立下大功了,以后可谓前程无量。巴结要趁早,这时候不巴结,不给秦厉留下一个好印象,难道要等着秦厉真的功成名就之时再去巴结吗?那时候显然就晚的很了呀。
再说了,他和赵文华在临出京城的时候,严嵩严大人可是再三叮嘱的,一定要和秦厉搞好关系,把这次事情办好。在张经看来,这赵文华真不知似乎怎么回事,怎么到了东南浑然就把严大人的话忘了呢?难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