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那一抹流星(3 / 4)
“找工作呀,怎么讲呢,先从简历说起吧,你的简历制作一定要用心,很多同学只花费1天制作简历,却花费6个月找工作,结果简历不出彩,很多石沉大海,第一次海选就被剔除了”
路上的2个小时,由于与学弟的亲切交谈而显得短暂,充当前辈的满足感让王凡极为享受,从学弟眼中流露出的佩服更让他享受到了平时工作生活所没有的精神自我实现,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在王凡的脑子中浮现,以至于下车和男同学道别后,还自我沉醉在脑海中而不知觉长达1分钟。
“哎,瞎想啥了,该去看古迹了”王凡自言自语到。这次,前往包同,王凡主要是想观摩包同陆军军官学校遗址,它是炎黄共和国建国前,炎黄民族在近代创立的第一所现代军官学校,在上世纪初,很是出了一些名人,宿将,只是后来世事变化,随大势起伏而衰落了,但它作为炎黄民族近代第一座现代军事院校的地位确实无可替代的,当然它坐落地点离津海市很近,交通便宜,也是王凡选择它的重要理由。
包同陆军军官学校,共分5科: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累计毕业6500余人,涌现出一批著名将领,若从其前身陆军军官学堂算起,共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学校前身原是一座拥有庙产千亩,殿宇百间的关帝庙,后改为兵营,建军校时,利用原庙产并征用邻近土地而建起。
全校分校本部、分校包括小教场、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校本部居中心,占地一百八十余亩。其建筑格局系仿倭国士官学校建成,为一片气象森严的砖瓦结构的建筑群。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河环护,河两岸古柳成行。军校大门在南侧,隔河有高大的照壁与之相对。门楼高大,面阔三间,气势雄伟。朱漆大门饰以铜钉铜环,门楣上悬挂着书有“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的横匾。门前有石砌的高台阶,阶前的南路直通河岸。南路两旁有石狮一对,高丈许。河上架一平板桥,以通大操场。校本部分南北两院。北院是生活区。南院是军校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分东、中、西、三院。东、西院为教室与学生宿舍,各有十排带长廊的青砖瓦舍,布局对称,各排房舍之间有走廊相通,每两排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墙开月形门,每院住约一连学生,俗称一连道子。中院有校部办公室和尚武堂。高大的尚武堂坐北朝南,四周环以石栏,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厅门两侧有副楹联,上书:“尚父阴符,武侯韬略,简练揣摩成一厅;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