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膨胀(2 / 4)
诗中所暗藏的关于炸弹安置点的线索叶翔依旧是没有看出来,但他却发现这三条线索的一个共同点,那便是三个提示线索中都带有一个代表方向的“东”字,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有用的线索,还只是巧合而已。
叶翔没有再继续费心思想这些事情,而是直接继续解读起最后的一条线索。
最后的线索四“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应该也算是一首知名度比较高的诗词,虽然与之前李后主和刘大才子的那两首不是一个等级,但这首《春日》的知名度也是很高,而这首诗的作者名气却大得有些惊人,因为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要知道朱熹又称朱子,是儒家除孔子、孟子以来最伟大的儒学大师。而线索四的这两句提示的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这最后的线索四看起来一样看不出关于炸弹安置点的什么线索,只是一首咏春的诗歌而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第四个线索中依旧还有一个代表方向的“东”字。
话说再一再二可能是巧合,而再三再四就必定不是巧合了,看来这个“东”字不是什么巧合,而是这四条线索中的提示要点了。
现在想想,李永星只说给四条信息提示,并没有说每条提示都有一个固定线索,现在看来这细条信息是需要一起解读寻找线索了。
于是众人将四条线索放在一起,开始寻找其中的线索。
现在已经确定的是一个“东”字,虽然这个“东”字具体是什么意思还不清楚,但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展了。
叶翔看着这四个线索慢慢分析着,突然向脑中灵光一闪,又想到了一点。
线索一中虽然没有说是四季,但却写出了李后主对于自己青春荒废的一种痛心疾首,所以说的算是“青春”;而线索而中却说了暮春的唯美景色,所以说的算是“暮春”;而线索三中表面上说说天气,但实际上暗喻一个怀春少女对情郎的矛盾感情,所以这算是“怀春”;而最后线索四朱熹则是最最简单直接对春的赞歌,所以算是“咏春”,所以这四条线索的本质概述中都带有一个“春”字。
在表面上的“东”字与线索本质的“春”字,向结合后便可以组成“东春”或是“春东”。
而这两个词都能联想到很多的地点,其中“春东”让叶翔想到了这座城市中的“春东超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