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接班(2 / 3)
,刘光世在淮上之役希图换防避战,退军当涂几误大事,被剥夺兵权,于是宋高宗赵构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兵马五万余人交给岳飞统领。
岳飞见部队行将扩充,收复中原有望,心情异常激动,便亲手写成一道《乞出师札子》。陈述了自己恢复中原的规划,而且此时已不再提及迎还“二圣”。
高宗览岳飞奏疏后,亲赐御札嘉奖,都督府也将刘光世军情况通报岳飞。拨刘光世军与飞,似成定局。
结果没想到张浚和秦桧从中梗阻,张浚为了防范武将权势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不肯将该部队交给民族英雄岳飞统帅,高宗听从张浚之议,置已决之“前议”于不顾,又下诏给岳飞说:“淮西合军,颇有曲折。”不将刘光世的军队给岳飞。
宰相张浚是张良的后人,也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物,坚决主张抗战,而且也是有一定才能的,但是为人刚愎自用,因为用人不当,终于招致了原隶属刘光世所部的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乱,杀死监军官吕祉等人,带领全军四万余人,并裹胁百姓十余万投降金人傀儡伪齐刘豫。
因为淮西兵变,张浚也引咎辞相。
淮西事变,不但搅乱了北伐大计,而且改变了敌我态势和力量对比,北伐收复中原在宋高宗赵构看来是不行了,急令岳飞转入防御,保住长江防线。
淮西事变最大的影响就是使赵构认识到这些军队和他们的首脑是不可靠的,名义上是国家的军队,但实质上,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私家军队,比如岳家军!
四大主力军全是这些首领们自已拉扯出来拚杀出来的部队,这些兵将只认多少年来带领他们出生入死的首领,而不怎么认朝廷的。如果再来一次“淮西事变”,甚至回过头来打朝廷,该如何是好呀?于是赵构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整顿军制,把这些军队变成真正的皇家军队!
但要整军,就不能打仗;要不打仗,就只有和谈。赵构马上开始行动了。第一步是和谈。第二步是剥夺韩世忠,岳飞和张俊三将的带兵权,让他们离开自已的部队。第三步是把管兵、调兵两权分开,由两个部门管辖。
张俊不是那个宰相张浚,这个张俊是一个贪婪好财之人,张俊晚年封清河郡王,显赫一时。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
张俊与秦桧意合,言无不从。其实宋高宗只想夺兵权改军制,把岳家军这样的私家军队变成国家军队,但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