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七八章 浮生未歇(3 / 9)
材一样的太空舱中爬了起来,想要自己找到答案。
机器人道:“片场,这样的场所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在北美区的洛杉矶市还有遗址。”
程晓羽没有理会,神奇的是太空舱里面的液体已经完全排空了,连同他身上的那些液体也被发着光的太空舱给“蒸发”掉了,这样的神奇叫程晓羽又呆滞了一下,他身无寸缕的紧紧的盯着机器人的黑色面罩说道:“不要继续开玩笑了!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我知道....”
然而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彻底的愣住了,在这幅黑色面罩映照中的,是一副完全陌生的面孔......
————————————————————————————————
“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这门科学在二十世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虽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也远没有到能够应用的地步——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人工智能越来越被关注,不仅科幻电影在21世纪迎来了黄金时代,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工智能角色,二十一世纪下半叶,人类在强人工智能方面也有了突破进展......”
“2014年建立起来的“开放蠕虫”项目就是一个著名的案例。is elegans)302个神经元的5000个突触,试图用计算机模拟出一个等效于实体的虚拟线虫——这个项目目前刚刚起步,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将这个虚拟蠕虫的神经网络移植到一辆乐高玩具车上,就可以让这辆车展现出非常类似真实蠕虫的运动和觅食行为。”
“接着人类开始了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人脑的当代尝试中,著名的领军人物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亨利·马克拉姆(henry markram)。他首先在1995年到2005年之间用冷冻切片的方法描绘出了小鼠一个皮质柱内1万个神经元的种类和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接着从2005年,马克拉姆领导启动了一个“蓝色大脑项目”(blue brain project,bbp),利用ibm的蓝色基因超级计算机(blue gene),在2008年前后描绘了一个大鼠的皮质柱,包括1万个神经元,以及他们之间10的8次方数量级的突触,2011年又描绘了100个皮质柱的小块皮层,在2015年,团队宣布用冷冻切片的方法,描绘并模拟了一个含有207种亚型、共计约31000个神经元的大鼠神经网络,并因此登上《细胞杂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