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定远拜见郭子兴(2 / 4)
你若让我一个人回去,我在家天天思念你、担心你,久了就会思忧成疾,到时候生病怎么办?你让我跟在身边,我心里踏实,心情一好,身体自然好……”
魔音般的碎碎念立刻让刘大善人败下阵来,“同去!同去!”
“这还差不多。”刘秀英皱皱小鼻子,心满意足地打了个哈欠,发现老爹还坐在床边发呆,“又想什么呢,赶紧睡,明天还要赶路。”
“哦,你先睡,爹再想想。”
刘秀英一咕噜爬起来,跳到床上叉着腰,居高临下望着刘大善人,“还有什么困惑,说出来我给您开导开导。”
刘大善人被闺女小大人的模样逗笑了,“你个小丫头,还来开导爹。”
“说正事,别打岔!”刘秀英的眸子被烛光映照得炯炯有神,她深知自己和刘大善人选择了一条堪比高空走钢丝的路程,此时容不得半点差错。若是刘大善人有半分不坚定的态度,她都会立刻拉着刘大善人打道回府。
笑呵呵的刘大善人被闺女严肃的表情感染,渐渐收起笑容,“爹刚才听人说河南的郭菩萨早就烧香聚众拉起起义大军,虽然爹答应了你郭伯伯,但你郭伯伯那边还没发展起来,你觉得爹应该投靠哪一边呢?”
刘秀英偏着脑袋努力搜寻前世的记忆,十分惭愧,她脑海中知道元末起义军首领的居然只有朱元璋一人,因为这人后来做了皇帝。至于郭菩萨?没印象!想必只是千万起义大军汪洋中的一粒水花,当然不值得投靠。而郭伯伯郭子兴呢,也没啥印象,虽然不知道他将来的成就,不过起码他是爹的熟人。
孰轻孰重,刘秀英当即做出判断,“我们并不认识郭菩萨,外面传的事无可证实。不管是真是假,我个人都觉得那郭菩萨的前途堪忧,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他的名声都传到淮西了,朝廷肯定要大力围剿。何况他起义的太早,根基不稳,朝廷一打击,必然人心浮动,所以我不看好他。郭伯伯这边还没发展起来,我们过去后可以先观望,如果形势也不乐观,我们就躲回老家。”还有一句话,刘秀英没说出来:如果转道去河南息州又得多赶几天路程,她可实在不想继续坐牛车颠簸了。
被闺女一分析,刘大善人的头脑顿时清醒许多,赞同道:“是啊,爹决定了还是去定远,爹跟郭菩萨不认识,去了也不见得会被重用,但你郭伯伯这人重情重义,去了他肯定不会亏待爹……”
“好了,快睡吧,您怎么跟个老婆子一样絮絮叨叨,明天还赶不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