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牌搭子(2 / 3)
,这种大师还是不当也罢。
而且不愧是高维生物的产品,连痕迹侦缉技术这点都考虑到了。这样每一本著作都有原稿,不管是笔迹分析还是痕迹解析,那都是实打实的证据,如此一来没人觉得自己的大作来历诡异。
好吧,先兑换出来再说:“第一版、英文、嗯,打字稿吧。”
“打印费是抽取费用的十分之一,b币余额不足。”
“上次那本《五十度灰》不是免费的吗?”
“上次那是福利,这次不是。”
袁燕倏心中郁闷至极,这可是整整上百万字、五百页的长篇大作啊,难不成真的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
“噼噼啪啪。”
这是二手打字机发出的声音,这台和下木大统领同名的underwood牌打字机还是袁燕倏刚来美国雄心勃勃地准备成为大师的时候买的,花了他三十美金。
习惯了wi-fi生活袁燕倏闲着也无事可做,这时代连电视都没有,好吧,实际上连广播都要到明年才会出现。袁燕倏他这种“刻苦”的学生房里也没有适合消遣的书。所以他索性批衣而起开始了大师之路。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开始抄袭大业,而是在打目录和大纲。写论文总要和自己导师通个气不是,何况他还是跳级报博士。
刚坐下来打了三行字就听到外面有人“邦邦邦”地用力砸门:“老袁,快开门……”
被打断了思路的袁燕倏有些不高兴地打开门,往外一看,就见门口站着一高一矮一胖三位衣着光鲜的中国人,都是他的老熟人和……牌搭子。
在中国“庚子赔款“后,美、英、法、荷、比等国相继与中国订立协定,退还超过实际损失的赔款。退还款项除了偿付债务外,其余悉数用在教育上,中国每年向上述国家输送相应的留学生,庚款留学生由此产生。胡适之大师就是第二批庚款留美生。而我大清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到了1920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人超过了1500人,再过五年到了1925年最高峰的时候有2500人。其中除了公派生自然还有自费生,袁燕倏、徐志摩还有眼前这三位都是自费留美的。
袁鸿渐在后世没听说过这几位仁兄,想来不是什么重要的历史人物。不过能来美国自费留学,还整天花天酒地不用担心小钱钱,那肯定都是非富即贵的某二代来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