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搞基的眼神(3 / 4)
关注这个问题,即使是在国外,同类的现象用法律的角度去剖析的案例同样很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但是上次杨老师跟我说起来李总的想法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思路还不是很成熟,漏洞还是很多的。
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帮杨老师一起起草协议的内容之外,我也把自己一些新的想法又重新添加进去构思了一遍。
这是论文的初稿,李总跟魏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也顺便让两位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还值得改进。”
说完。
罗浩真的从自己背后的一个文件夹里面拿出来几分已经打好的论文给两人一人一份。
李文秀脸上一喜,见杨卫星不为所动,自然也猜到了论文的内容杨卫星十有八九已经是提前看过了。
跟魏大忠对视了一眼,两人立即翻开手里的论文册从头到尾仔细地过了一遍。
论文的篇幅不是很长,前前后后加起来约莫也只有7000字左右的样子,风格跟上一篇文章大同小异,的确是罗浩写出来的东西。
但是内容已经迥然不同了。
如果说上一篇文章,通篇都充满火药味和学术性的质疑的话,那么这一篇文章已经完全站到了一个法律学学者的角度上,除了多方面地剖析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以外,还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去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大胆的设想。
当然了。
最让李文秀侧目不已的是,里面赫然把c-book起草保护用户隐私协议这个办法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关注。
除此之外,还有相当长的篇幅在介绍c-book在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协议方面进行的努力。
可以这么说。
排除上一篇论文的因素,这篇论文其实是在借鉴c-book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尽管这种做法,目前还只是处于计划之中。
事实上。
里面打量的举措,c-b00k其实一直都有做,只不过没有成文而已,经过这么一梳理,反而成了一种成功的模式。
如果再加上前面那篇文章做出的铺垫的话,李文秀不难想象的是,恐怕c-book很快就会推上风口浪尖,说不定能拿个用户隐私保护之最的头衔也不为过。
只是。
用户买账吗?
他有些怀疑。
皱了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