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羽林(2 / 3)
眼间已经快过一年了,长时间被约束在枯躁的羽林军营中,受严训,确是成长了不少,至少这心性磨砺可是在外安逸的生活给不了的。
王昶父王泽为河东太守,作为一方重郡长官之子,出身在夏国不算低了,在这三百多羽林郎中,便显得有些普通了。胡汉封爵贵族将臣之后,一抓一大把。
不过其年少时入得刘渊之眼,倒也算一个出彩之处。
王昶是最早的一批羽林,从去岁至如今,有年长者不断被派遣地方,也有新人进。王昶的表现,在一众“天之骄子”中是很不错的,混到的队率之位。羽林郎的队率,外放出去,无论补文职还是武缺,至少正七品起。
“文舒兄!”从外风风火火闯进一少年,熟稔地坐到王昶案边,端起案上茶水便饮尽。
王昶满脸笑意地看着比自己小几岁的郭淮,一拂袖:“伯济,匆匆忙忙的,有何事?”
“段将军传下消息来,明日陛下要亲临军营,考核我等,优胜者,可随陛下北上参加今岁之夏苗!”郭淮满带着兴奋之色。
“文舒兄此次可要尽力了,将那干自负的胡蛮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郭淮恨恨道。
“伯济慎言!”王昶赶紧止住郭淮,望了望帐口。
知道自己失言了,郭淮讷讷笑两声:“总之,这么些羽林郎,也就属文舒兄才德最佳,此次定要取个彩头。”
一群羽林郎,先天地便分为胡汉两个阵营,在刘渊授意下,将之杂而成伍成什,同袍训练多时,稍有缓和。但该有的对立,是一点也没有少。再加来源于京或来源于地方,家族身份的高低贵贱,整个羽林军,气氛难能和睦一气。
羽林军的发展,实则就是在各种阵营的对立比拼间,高速成军的。在枯躁的训练中,意气之争,反而能减缓躁意。作为羽林中的风云人物,王昶、郭淮自然免不了与人相争。
“伯济,你这好胜之心呐!”王昶摇了摇头。
“该争就得争!”郭淮一脸的坚定。
一早,刘渊御驾便至羽林军营中,行检阅事。先文试,后武试。
午后,射术,骑术,行军列阵等等考核项目在刘渊面前展开。手里随意翻着一些策论,命题很大,接下来大夏的国策战略。
除了少数人,能有些实际建设性的观点外,大都是空泛地讲,出兵一统天下。有一人之答案令刘渊差点笑了出来,大概意思是:休兵两年,全力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