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九(7 / 8)
技术,就能让咱们厂的飞机制造技术水平从五十年代上升到七十年代,一次性跨越二十年!”
“用世界一流技术生产出来的飞机,出口到亚非拉地区,甚至是返销回欧洲地区,肯定是没问题的!”
黄轩一拍大腿兴奋道:“咱们本来就是飞机厂,生产飞机当然比生产面包车好了,卖出去一架飞机的钱,相当于卖几十上百台面包车。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呀!”
两人意见统一以后,拿出行程单,按照需求标注出上面的重点单位。
德国和英国的几个航空科研机构,以及飞机制造公司和发动机制造公司,是他们此行的重点考察对象。
戴誉想了想,跑去跟老丈人也说了一下这个思路。
“这还用你说!”夏启航盯着他在行程单上圈出的几家发动机公司看了看,“能来考察的没有善茬,大家心里都有数,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肯定会为自己厂里争取的。到时候就各凭本事吧。”
黄轩自己就是运输机的设计师,当然希望能引进先进的运输机生产技术。
不过,在德国考察了几天以后,他觉得在运输机方面,他们厂的技术水平还可以,不算特别落后。相比于那些歼击机,强击机的迫切需求,上级部门明显不会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引进运输机的生产技术上。
他与戴誉及时调整了策略,将重心放在了直升机上。
近几年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直升机的用途都越来越广,在国际上的销路也非常可观。
最主要是,他们厂在直升机的生产水平上确实有些落后,只靠自主研发的话,或许再过十年也未必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上级部门应该会考虑引进这方面的技术。
然而,接连在两个德国公司碰壁后,戴誉和黄轩就有点抓瞎了。
“徐翻译说,他们只肯出售部分制造技术和关键设备仪器,还有少量成品部件。整机的生产技术不能教给我们。”黄轩挠挠头,泄气道,“这样的话,又得走以前仿制的老路,一点点从人家给的成品部件中抠细节。如果拿不下整机生产技术,领队恐怕不会同意引进直升机的相关技术。”
这次上面的定调就是成套引进先进的飞机生产制造技术,重点就在于“成套”。
为了抢时间,宁可花点钱。
戴誉安慰道:“他们不卖就算了,咱们再去其他国家看看也一样,他们总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