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父母(2 / 3)
“没……没有,还和以前差不多。”苏祖略有心虚地回了句。似乎是回到十几岁的少年时代,在父母前面自然而然就有了孺慕的感觉,敷衍的一句瞎话都不知怎么开口。
苏元化神情慢慢松弛下来,无声地吐了口气,“那就好,最好往前冲一冲。你要知道,让你好好读书,不是为了我们,就是希望你以后挣口饭吃的时候会轻松些。”
“嗯。”苏祖点了点头,父母亲真是一心为他着想。即使在后面他工作以后,家庭宽裕很多,父母也依旧保持着务农,几亩薄田在伺候着。从不开口跟他要钱,旁人说子女事业有成,可以享享清福了,父母亲也总是摇着头说,能减少一点负担也好。
和父亲苏元化谈到这里,苏祖发现,他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一下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读书,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孩来说,是一条改变命运的很重要途径。不敢说唯一,但绝对是最优先的选择之一。
苏祖后来工作在社会上接触各行各业,明白学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学历真是在起步就差人一大截。
只是,以现在的心态真会踏踏实实的上完三年高中,然后努力学习考一个学校?
苏祖对这一点很是怀疑,他不是什么学霸,智力平平,依靠的是比别人更加勤奋。重活一回,不说心态能否摆正,就是再努力考个二本或一本,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意义。未来十几年先知先觉的优势,足以抵消任何高学历带来的好处。
上辈子三十几岁的人,繁忙的工作之余,偶尔也会贪恋曾经在学校无忧无虑的时光,但那些最轻松无压力的日子,都是父母辛苦劳作用血汗换来的。
那时候的自己不懂事,总不可能再重来一次。
一边上学,一边找点小生意做做,或者找找发家的路子,这个倒是可行。不过起步资金是个问题,而且初中阳信镇太偏僻,机会太少。等到高中吴兴县的话,封闭式管理,也不确定能有多少时间。
以现在的年纪和身份,短期内要想改变并不容易。农村的机会实在太少,得劝说父母进城才行,但他也知道父母都是本分老实人,而且父亲比较固执,母亲也比较胆小,贸然想要说动他们放弃务农不太可能。
前世他在出了那次事故前,能够挣到有房有车,这次重来,不说做什么大企业,成为福布斯财富榜上的人物,对于改善生活他到没觉得有多大问题。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再不济等到0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