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药之惑(7 / 9)
一种尴尬——如何面对病人咨询买假药的问题。一头是病人的生命可能得以延长,一头是法律的尊严遭到亵渎,这让医生如何选择?这个现实问题应该正视,有一个说法。”刘端祺告诉华夏青年报记者。
一位负责查处假药的检察员提醒说,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假药来源国之一,因此即使在当地购买也难以确保你不买到假药。他认为:“代购海外药品有点像在赌大小,你有可能买到的只是未经批准注册意义上的假药,也有可能买到的是货真价实的假药。”
王强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种风险。“刚开始在qq群和论坛发帖询问,每条都有两三个人找上门来,但我根本不敢买,”他说,“毕竟是救命的东西!”后来,经过好几个病友的推荐,他才找到了一个代购者,价格为1000元一盒,包装里附带一份发货当天印度的报纸。
在不受法律保护的代购药品交易中,那张报纸只是“验明正身”的手段之一。记者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的一家店铺,甚至提供视频,展示“工作人员在印度的药店里为您代购的全部过程”。在印度人拿货开药的同时,还会在每一段视频中展示一张写着代购者名字、品种和日期的凭证。
许多该进医保的药没有进,病人为了求生不得不通过非法途径去撞大运。
即使选择价格低廉的印度版易瑞沙,高风霞说自己的积蓄也所剩无几。在潍坊的一个商场里,这个40岁的女人和丈夫守着一个3平方米的摊位,经营袜子和内衣等,“每个月收入最多三四千元”。
她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3年前被确诊为肺腺癌4期时,医生告诉她,“顶多能活三个月”。如今,她奇迹般地挺过了12次化疗。
而她的姐夫,一个家住农村的肺癌病人,因无力承担医药费而放弃了治疗,在家中靠止疼片维持,直至病故。
为了能有医疗保障和退休保障,高氏夫妇参加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保计划,每年缴纳7000元。因为自己治病,老伴那笔钱今年已经缴不起了。
让高风霞难以理解的是,像她这样的癌症病人,靶向药物明明是最后的救命药,为什么不能进入医保?
“医保的药吃了没用,有用的药又不进入医保。”王强也说。如今,他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父亲,在服用仿制易瑞沙外,还自费买点“护肝和护心的药物”。
“我国医保制度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许多该进医保的药没有进,导致病人为了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