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对照记(2 / 3)
物的性格来安排行腔的高低、急缓,将青衣行当的演唱引领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被人们称作“青衣泰斗”。
旦角黄派的创始人黄桂秋是陈德霖的关门弟子,成名于南方,嗓音甜美宽柔,在陈派唱腔的基础上强调用湖广韵行腔吐字,几乎每个音符都清楚地唱出来,而收放处则尽量少用强力是其主要特色。
而这个时候的黄桂秋却是恭恭敬敬的为陈德霖斟茶,心里满是羡慕。
余叔岩笑道:“李若凡倒是有心了,对岳父您的得意之作了如指掌,而且您桃李满天下,终身成就奖可谓名至实归。”
余叔岩这话不算奉承,陈德霖呵呵笑道:“这都是各位同行抬举,真要说起来,唱的比我好的可不是没有。”
谭鑫培的时代是生角挂头牌的时代,而现在是旦角挂头牌的时代,所以有时候也是需要一点运气的。而且陈德霖性格和梅兰方有一比,都是彬彬君子,口碑忒好。
作为一位京剧演员,今天的陈德霖是在声誉上走到了顶峰,五年后陈德霖仙逝,想来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孟小冬却是有些不服气。她学的是老生,不过今天显然不是为老生说话的时候,想要证明自己,需要的是实力。
现在的孟小冬就像是已经开窗露出里面帝王绿的翡翠原石,需要余叔岩这样的名师仔细打磨才能卓尔不凡,成就冬皇。
宋平安看着李若凡笑道:“你还是去三楼看看你的话剧吧,就不要勉强陪我这个老头子看梅兰方了。”
李若凡笑道:“恭敬不如从命,这边有宋伯父坐镇,梅先生的首场公演肯定是开门红。”
就在李若凡离座的时候,史青云看着弟弟轻声说道:“你真的有把握?”
史书云小声道:“金子是小事,史家的面子不能输。大帅和扶桑的军队就快过来了,我们史家也得打个漂亮的胜仗给他们看看。”
史青云摆摆手道:“不要留下首尾。”
史书云笑道:“放心,海报我都印刷好了,小报的稿子也写好了,会给他们一个惊喜的。”
李若凡来到三楼还没进去就听到一阵如雷的喝彩声,这才是第一幕的结束。
因为李若凡淡化了《雷雨》的政治色彩,注重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微妙的情感变化,特别是不再符号化任何一个角色,大胆的让鲁大海的台词更真实可信,这样《雷雨》变成了网状结构,很难用一种说法概括其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