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前往古玩街(3 / 4)
古玩街的入口走去,快要到达古玩街的时候,他又深深的吸了口气,把自己心中激动的情绪都按捺了下来。
古玩买卖,最忌讳的就是把情绪显露在脸上,如果看上了一件东西,就喜形于色,那大部分时间,基本就是挨宰的结局。
就像孟子涛,以前就吃过几次这方面亏,甚至有一次,他看上一件东西没有抑住喜色,结果被老板开出了一个“天价”,他无论如何讨价还价,都达不到心中满意的价格,最后也只能放弃。
结果没过两个月,他在网站上看到一件拍品和他当初看到的那件东西一模一样,而成交价高达六万八,这让他震惊之余,不由捶胸顿足。这事也成了他这两年的憾事。
吃了大亏,当然要长点记性,于是,孟子涛去买了几本表演类的书籍,学了一下。还别说,也许他真有演员方面的天赋,练了几个月,一般情况下,他确实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孟子涛走进古玩街,就看到往常冷清的古玩市场,已经摆满了打天南地北来的小贩,有的是固定会在周日过来摆摊,但许多都是流动型的摊贩,另外还有就是一些“铲子”。
“铲子”是“铲地皮”的简称,这是古玩行里行话,通俗的说就是下乡收货。亲自到农民手里购买古玩的那部分人,统称地皮客。在魔都还有一个俗称叫“跑堂子”,他们构成古玩生态圈的基层组织,属于金字塔的底端。
铲子们经常吆喝着穿梭于农村田间,收老百姓家遗留下来的老东西。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因此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说句实话,真正下到乡里去收古玩,那真是一件苦差事。要不怕风餐露宿,不怕风吹日晒,霜打雨淋,整日里颠簸在坑坑洼洼的农村土路上,在老百姓中间游荡。
而且很明显,这些铲子的不可能整天在一个村子里逛,而是要到好多村子里逛,所以铲地皮是对他们非常形象的称呼。
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也不可能吃什么好东西,一般吃的就买点馒头、饼干什么的对付一下,住的地方更不用说了。
当然,辛苦虽然辛苦,但也不是没有回报,运气好的话,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一件宝贝,那就发了。
但再怎么样,这种日子,孟子涛肯定是受不了的。
古玩这圈子说大还真不大,一般只要在这个圈子里呆上几年,基本上一个城市里的古玩爱好者,大多都能混个脸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