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乌丸平叛(2 / 5)
在这个地方,是最安全的时候。用藤条编个渔网兜在河里,歇息一个时辰搂起来便能捕到小鱼足矣果腹,食物与水源都不必担心,这种地方又人烟稀少,实乃休息的最佳选择。
养饱了精气神,众人再度上路。
后面的路,可就难走多了……既然不能走幽州,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穿越并州与幽州的边境,前往冀州。
穿越州境是个安全性极低的技术活,这个时代别说州境,就算郡中各县都有关卡,何况还有那些亭中驿置,各个都有检查庶民商贾行李的权力,而这伙人行囊里又装着弓箭……这是绝对的违禁品,莫说平民百姓,除了凉州那种造反没停过汉朝基本管不着的地方,天下各州吏民都是不能私藏弓弩的。
倒是刀剑铠甲不受限制。
这一支半商半匪的队伍,自从由代郡城墙进入汉土之后,便处处小心,好似一支军队一般,前有斥候后有掩埋踪迹的骑卒,一天仅能行上三四十里路,还怕撞见别的行人出意外,前后斥候一报有人经过,便急忙赶着车架往林子里钻。
不过好在,他们如今已经快进入后来黑山军的行动区域,也就是太行山脉。
此时还没有黑山军这个称号,当年黄巾之乱后太平道旧部不少人都躲入山中,大多落草为寇,即便是燕北在幽州也听过冀州黄巾余党在这里声势浩大的匪徒作风。
但他们的活动区域多在太行山南端,而燕北等人此时处于太行山西北,不会与那伙黄巾乱军发生交集。
他们需要走的路线是太行八径中的飞狐径与蒲阴径,便能抵达中山国。
这一路走着,便走了一个多月。
从塞外带出的食物与水早就吃个干净,有时吃山间野果,有时走山路捕些小兽果腹,在这一路上倒是令燕北自己琢磨出些许弓术,至少能小心翼翼地射中十步之外的小兔子,也算是很大的收获。
随着距离中山国境越来越近,燕北等人的路也越来越难走,因为他们需要翻过一座百丈山峰才能抵达中山国。
在山间野道上牵马而行可不是个容易的事,不少弟兄脚底都磨起了泡,一伙兄弟都不是富庶之家的出身,幼年时或多或少都吃够了苦头,谁的脚底都有厚实的茧子,可即便如此还是被冀州的山道磨伤,使得行路更加艰难。
不但难走,他们还在即将翻过时还损失了两匹战马与一箱兽皮,这东西若贩至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