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黄天在上(2 / 4)
买刀和买粮有个好时候,天下安定,刀与粮食便都便宜,天下一乱,刀与粮食价格都开始飞涨……不过那时候燕北肯定忙着打仗,没空去行那商贾之事,对他而言,战事稍微平定,才是最好的时候。
战事一起,燕北估计一柄刀的价格能涨到三千个大钱,即便到了稍稍安定的时候也不会低于两千,这六十口埋入地下的环刀,到时候在市集上一转手便是三十块黄澄澄的金饼子……要是叛乱成功,他有钱赏士卒。
若是叛乱失败,当然在燕北心里这场叛乱失败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他从中浑水摸一把鱼,到时候把房子一刨左右也不缺带着兄弟们逃跑的盘缠。
这些日子燕北除了打熬力气操演刀马,还让往来的幽冀之间的商队给燕氏邬送了封书信,告诉他冀州可能会出现叛乱,让他在家注意一点,适当寻求官署的帮助,不行就再收拢些亡命徒。
闲下来的时候燕北总是将目光望向东面,他想念家里的一切,想念他的兄弟。
拼命也好,亡命也罢……他只希望这一切在将来能够有个好结果,尽管身处如今这世道让他也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一切都显得即有无限可能,又令人觉得万念俱灰。
更多时候,燕北会背书,虽然他不识字。
燕北有个优点,头脑清明。
自幼,学习马术,父亲讲过一遍的要点他便能始终记在脑海,只需要自己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就好;投黄巾时口口相传的《太平清领经》,他只需要听别人读过一遍,自己便能不差分毫地背出来;行商时只需要站在集市问上几句,各地物价便全部烙印在脑海里……这种本事或许还算不上绝对的过目不忘,但也差不离。
这两箱子书在将来肯定无法时刻带在身边,他要用自己的强记将尽量多的书完完全全背下来,哪怕他不认识,也要能完全写下来。
这要费上很大的功夫,但对燕北来说,很值得。
这段时间耗费的精力,将会在他找到愿意教他识字的人时,全部成为他的学识。
“他妈的,潘兴这个王八蛋,得了好差事还给老子显摆!”
从潘兴都尉府上出来,燕北坐在车辕上看车夫御马,饮多了酒的都尉王政一路骂骂咧咧,那气愤劲儿估计把几年憋的火气全放出来了。
自姜晋与王义带着多半兄弟募兵,燕北身边就剩下六个兄弟帮衬,身上暂时顶着个队率的官职却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