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又见该死的穿越(2 / 4)
,并非是要著书立说。而是……讲故事……对就是讲故事!”
“讲故事?”
“对。就比如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皇刘邦争夺天下,前后近四年时间,史书记载不过寥寥几句。如果我能把这段历史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它讲出来,比如讲讲项羽是如何的武勇过人,刘邦是如何的善于用人,韩信是如何的善谋等等。那么看了这部书的人,在记住这段史实的同时,也不用觉得枯燥。再有就是那些买不起书的人,也可以通过别人的讲述了解到这段历史。那些有条件读书,但是又不想读书的人,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吸引他们去读书……”
“岫云明白公子的意思了。真是难得公子有这份苦心。”
“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有他要走的路。我虽然不能像父皇那样去治理天下,但是我可以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蒙公子不弃,岫云虽女儿之身,但愿终身随公子左右,以为公子大业尽微薄之力。”
“岫云……对了,我来前曾经进宫面见父皇,恳请父皇赐婚,想来近日便会有消息”
杨岫云听后脸上一红,小声说道:“蒙公子错爱……”
“好了好了,就不要再说这些客套话了。这几日一直忙于写书,脑袋都大了。岫云可否再抚琴一曲?”
“公子有话,岫云自当从命。”
……
九月初九重阳节。
散朝之后,李世民携众子于御花园假山之上登高远眺。期间,李世民令众子各赋诗一首其间,太子及魏王泰抢先赋诗一首,李世民听后极为满意,其后齐王佑、蒋王恽也先后赋诗,就连年仅六岁的晋王治也在随后赋诗一首,唯独李恪一直站立一旁不曾发言。
李世民觉得有些奇怪,看了他一眼并未说话。倒是魏王泰在一旁说道:“近日来京城内外无不胜传三哥急智,为何今日一言不发?莫非心中有事?”
李恪轻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还是没有说话。此刻,连李世民都不禁开口问道:“恪儿今日为何兴致如此低迷?”
李恪行了一礼后说道:“儿臣刚才见众位兄弟之中,唯独少了六弟愔。心中忽有所感,又怕坏了大家兴致,故而才不曾发言。不到之处,还望父皇恕罪。”
李世民听后脸色一沉,便要开口训斥李恪一番。转念一想,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深吸了一口气,道:“也罢。愔虽顽劣不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