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平倭 三(2 / 4)
方根本就没有道路,遇到个沟坎的还需要辎重营和工兵营的士卒帮忙,每日间能够前进四十里本身就已经非常的辛苦了。
所谓了每日六十里的急行军,指的都是作战士卒自身携带着武器、干粮赶路。至于每日八十里的全速前进,则是连一些不必要的譬如盾牌之类装备都要抛弃,这种赶路方式一般是追击已经溃败的敌军,或者是前往救援,一般的情况下部队是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行军的,毕竟这个时代作战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士卒,全速前进即便是抵达了目的地,士卒们也不能马上就投入到战斗。再有就是没有辎重营和工兵营,战斗一旦形成僵持态势,最终先支撑不下来的还是他们。而没有了战斗部队的保护,辎重营和工兵营的安全也就没有了保证,一旦遇袭后果就将是毁灭性的。
十万大军,再加上辎重营、工兵营,在前进的时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即便是在平原之上行军,那也是绵延十数里的队伍,一旦进入到山区,遇到道路崎岖或者是狭窄的路段,辎重部队只能排成单行前进的时候,整个部队相差出一天,也就是数十里的路程,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就好比像现在这样,先锋部队已经到达了山区外两三里的丘陵地带,中军部分则刚刚抵达山脚下,而后面的辎重部队却还没有抵达山顶,无形中已经来开了近十里的路程。
先锋部队目前的任务并非是顺着火势前进的方向前进,而是在丘陵地带寻找进入地下工事的通道口。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活口,最好还是懂得大唐语言的活口,以便了解倭国人的具体布置,不然的话在与这些会打洞的地老鼠们交战的时候,不定还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寻找进入地下工事出入口的工作,比李恪预计的要简单得多。毕竟当初整个丘陵地带被大火和浓烟笼罩以后,要想不被活活的呛死在地下工事内,就必须要离开地下工事。而当那些个倭国人在仓促逃生的时候,是不会有时间想着将那些个通道口的大门关闭上的。
当李恪等人登上了一座丘陵的顶端的时候,首先映入进他们眼帘的便是遍地的尸体。这些个尸体全部都分布在背对大唐军队过来的一面,所以大唐的军队在抵达这里之前是看不到这一面的凄惨景象的。散布于整个丘陵下半段的尸体,有近一半的数量已经被大火烧成了焦炭,这些个烧焦的尸体基本上都分布于远离丘陵的地带。剩下的近半尸体虽然并没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或者痕迹并不明显,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面部表情无比的痛苦,并且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