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钻床(3 / 4)
们再做实验。”
............
徐光启等人虽然不明白朱慈炅到底想做什么东西,但从他的口气可以听出来,大家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这小皇上可是神仙下凡,他随便说了个火药的配方就把火药的威力提高了五成,这次准备了这么久,自然会是个更好的东西,大家都很期待,所以回去之后他们都干劲十足,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终于在三天内把所有东西都做出来了。
第四天,早朝过后,还是在明熹宗以前做木工活的偏殿里,朱慈炅和一众亲信又聚在一起,开始了新的实验。
首先实验的是气缸,孙元化和宋应星做了一点小小的改进,气缸的上下两个口各单独接了一个水壶,壶嘴上连着铜管,直接固定在上下两个口子上,这样,只要一个人去揭按壶盖就可以了。
揭开联通下口的水壶盖,按住联通上口的水壶盖,气缸杆马上下降,揭开联通上口的水壶盖,按住联通下口的水壶盖,气缸杆立马上升,两只手轮流揭按,气缸杆就在那里上下不停的动,两手的动作越快,气缸杆动的越快。
朱慈炅见他们还能开动脑筋做出改进,点了点头,夸奖了几句,然后让他们把气缸杆接到曲轴装置上。
这几个人早就商量好了,所以两边都做好了连接的部件,很快气缸就和曲轴装置连接在一起了。
不用朱慈炅招呼,宋应星立马就开始轮流揭按水壶盖,曲轴果然转动起来,两手的动作越快,曲轴中间的那根转动轴就转的越快,朱慈炅目测了一下,大概一分钟能转三十圈的样子。
这个转速相对于手工工具来说已经是快到极限了,但是这样就够了吗,不够,远远不够。
朱慈炅又让他们把大齿轮连接到曲轴装置的转动轴上,再把小齿轮靠在大齿轮上,小齿轮中间再穿根轴,用木架定住位置。
这下可不得了了,随着宋应星的动作,小齿轮的转速最高时达到了恐怖的三百转每分钟,在纯手工作业的明朝,这种转速简直跟神话故事一样!
虽然噪音很大,虽然转动的不够平稳,但这只是个粗糙的模型,正式的东西做出来肯定比这个要好。大家都满脸兴奋看着转动的小齿轮,这么快的转速,钻起孔来岂不是快的吓人!
他们以前是用手工拉绳钻孔,一根半米长的枪管三个人要钻一天,现在有了这个东西,只要在小齿轮的轴上固定一根钻头,一个人一天就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