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合议(4 / 6)
听着。”杨行密点点头,又向其他将领问道,“诸位将军以为,孤是不是该放顾全武回去换两家交好呢?”
“末将以为,不当放顾全武回去。末将听说,当初孙儒兵败后,其部众有的逃往浙西,被钱镠收编为武勇都。那武勇都的人素来毫无忠义,其左右指挥使徐绾、许再思两人更是野心勃勃,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起兵谋反。所以末将觉得应该修整兵甲,等钱镠内部叛乱后,再一举发兵将其攻灭。”李神福首先说着自己的意见。
“不错,末将也以为,钱镠不过是盐贩子出身,虽然如今据有两浙,但论起根基来远远不如我淮南,手下的名将也只有顾全武一人。去年李将军击败了顾和尚后,钱镠已经没有什么名将了。此时正是一鼓作气将他彻底消灭的好时机,万万不可中途放弃。”大将周本显然也不同意放顾全武回去。他曾经被顾全武击败过,心中很是不服。
“末将倒是觉得应该与钱镠交好,毕竟大王您的主要敌人是宣武朱温,交好钱镠可以稳固后方,集中兵力对付北方的强敌。”朱瑾抱拳说道。
……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渥儿,你在一旁旁听,可有自己的看法?”这时候高坐上首的杨行密突然问道。
众位将领也顿时安静下来,看向杨渥,心中暗暗思忖道,“看来大王是真的打算培养长子了。”
以杨渥的官职,本来是没有资格加入讨论的,如今杨行密亲自问起,显然是要给他一个好好表现的机会。这样的时机杨渥当然不会错过。
“父亲,小子以为,诸位将军说的都有各有道理。但小子以为,是不是要交好钱镠还需要再议,但顾全武却必须要放他回去。”杨渥立场鲜明的说道。
“哦,你倒是说说看,为何要必须要放顾全武回去?”杨行密不置可否的问道。
“小子听说,当初秦裴将军兵困昆山城中,坚决抵抗。后来昆山城池被顾全武引水灌城,城中的粮食也尽了,秦将军手下只剩下几百士兵,为了手下士兵的性命,秦将军才不得已投降。后来钱镠问他,他说,‘我只是粮食消耗殆尽了,这才投降的,并不是我本意想投降’。秦裴将军流落在吴越如今已经四年了,却始终不曾投靠钱镠,说明他的心中还是向着我们淮南的。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此忠诚于父亲的将领,怎么能让他留在吴越为囚呢?所以小子觉得不要说是放顾全武回去,就算更多的要求也要答应,只要能换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