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4 / 6)
的距离则为七十里。
当得到晋军渡河的消息时,包括杨渥在内,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晋军的目标必然是直扑杨刘南城,与城中的晋军一起,里应外合,击破围城的吴军。
他们是这么想的,自然打算照此去应对。
事实上,这也是吴军一直以来的打算,那就是将关注重点集中在杨刘南城方向,准备着在那里与晋军来一场决战。
不得不说,当战事来临的时候,吴军的这些将领们还是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较高的效率。
之前因为大军轮替的缘故,从杨刘前方退下来的军队和后方补充上来的军队有些脱了节,从而导致部分营地出现混乱。
但随着晋军渡河消息的传来,这些混乱迅速被平息下去:刚刚退下来的军队纷纷请命,希望能参加接下来的大战,而后方补充上来的军队则加快行军速度,希望能够赶得上决战。
一大早,有新的消息传来,前去拦截的水军前锋未能突破敌军防线,在天黑之前就被击退了。
不过那些水军将士从河面上观看晋军营地,发现成功渡河的晋军人数众多,至少都有两三万人,这个消息让杨渥等人深感惊疑。
毕竟这么快的渡河速度,实在有些超出预料,所以杨渥觉得,或许是水军将士的判断有误,毕竟他们也只是从河面上观察到的结果,不一定很准确。
接着又有消息说,有大批晋军骑兵在南下活动,并与吴军斥候发生冲突。
等到了上午的时候,有不少传言都提到,晋军主力似乎已经离开了渡河场地,目前正在南下,不过斥候们并没有得到具体而准确的消息,一切都只能靠推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晋军一方的骑兵已经发起了大规模的清缴,他们骁勇善战,人数又极多,完全遮蔽了战场,让吴军一方的斥候难以接近。
得到这个消息后,吴军将领们顿时吵翻了。
刚刚率领军队从杨刘退下来的吕师周当即便站起来请命道:“大王,末将以为晋军这是想以最快的速度突击周将军。杨刘与晋军渡口距离不远,若是只敌军只以骑兵南下的话,大半天时间就能赶到。即便是带着步兵,只要行军速度快些,也能在今晚抵达。末将以为我等不宜久留,应立即出兵支援。”
在这个时期,骑兵的行军速度自然极快,一天走个八九十里都不是问题,而步军的正常行军速度大约在三十里左右,不过在极端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