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与追击(4 / 6)
兵外,李存勖也没有忘记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派出信使去给郓州城中的李嗣源和杨刘南城的李周传信,让他们不要等待援军了,立即率部突围,或许还有杀出重围的机会。
虽然李存勖也知道在吴军的重重围困之下,这些信使很难突破封锁将消息传递进去,但他也只能如此了。
很快,在李存勖的亲自率领下,晋军的骑兵全部集结起来,组成进攻的阵势,仿佛决战即将开始一般。
但与此同时,第一支撤退的军队却已经得到命令,做好撤退的准备。
……
山坡下面,吴军将领同样已经汇合起来,在中军简陋的营帐里商议军情。
一夜的激战让各部将领都满是疲惫之色,即便是李简、周邺、王俨俦等并没有经历大战的将领,也因为连夜的赶路而感到疲倦。
不过大战即将来临的场面却让他们的精神显得较为亢奋。
此时周本派出的后续援军尚未抵达,而李简带来的援军也只有一万人,与晋军相比兵力上的优势并不大,唯一的优势就在士气上。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许多将领都主张继续采取防守态势,以拖延时间为主,只要等到更多援军到来,今日一战就能取得最后胜利。
即便是杨渥也觉得,现在不应该继续冒险,而应该首先保证胜利。
就在这时,外面侍卫匆匆进来禀报:“大王,诸位将军,敌军骑兵正在集结!”
众将听了纷纷神色一震,当即出了营帐,向晋军阵营望去。
只见对面阵营中,密密麻麻的敌军骑兵已经完全集结起来,仿佛铺天盖地一般,气势极为骇人,让人根本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骑兵。
望着这般场面,便是久经战场的李简等老将也都感到震撼。
“这,这得有多少骑兵啊?晋国不愧是是晋国,光是这等骑兵规模就足以震慑四方啊!”众将纷纷感慨。
是的,吴军的骑兵若是全部加在一起同样有上万人,但问题是吴国的骑兵一般都是分散使用,每一次大战最多也就投入四五千骑兵,像晋军这样集中上万骑兵的场面,他们的确没有见识过。
李简当即恳求道:“大王,看来李存勖不甘心失败,他还想继续进攻。请大王立即返回山坡上坐镇,末将等誓死奋战,定要击退敌军!”
朱思勍等将领也都道:“请大王坐镇后方观战,末将等定当誓死奋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