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当亡,杨氏当兴(4 / 6)
。”
最后是其他大臣,都拜倒大呼:“请大王登基称帝,以继天下正统。”
杨渥见了心中极为满意,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他淡淡的道:“诸位爱卿且先起来。这谶语之事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此时说来似乎为时过早了。而且即便谶语是真的,那也未必就说明天命在孤。”
说到这,他长长叹息一声,道:“昔日太祖武王自庐州起兵,四处征战近二十年,方有淮南一隅之地,所为的无非是恢复大唐数百年的基业。孤身为长子,继承了太祖的事业,二十年来厉兵秣马,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今孤不过是勉强除掉了伪梁,为大唐报了亡国之仇,但恢复大唐基业的事情却尚未做到,如此又怎敢妄窥至尊之位呢?所以诸位今日之言,请恕孤不能答应。”
众臣听了不由得暗自翻了个白眼,朱温篡唐至今都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这期间也不见你再立一个李氏皇帝。
而灭掉后梁到现在同样有一年时间,若是真打算恢复唐朝的话,怎么不见你付诸行动呢?
至于说查证谶语是否属实,这一点也如同废话,试想在这登基称帝的紧要关头,就算明知道谶语有假,又有谁敢站出来指责呢?若真有那样的人,只怕到时候杨渥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当然,心中虽然腹诽不已,但众臣也知道这时必要的,自古登基称帝之人都要经过三请之后才会接受,如今才是一请,杨渥当然要拒绝了。
所以在场众臣一个个都苦苦劝说,各种话都说尽了,但杨渥却始终不肯松口,最终只能作罢。
而陈彦谦等人也在心中仔细思考起来,这登基称帝的大礼到底应该如何走,才能既合乎礼仪,同时又能彰显出杨渥的众望所归。
拒绝了众臣的请求后,杨渥笑道:“这城外寒风凛冽,非谈话的好地方,咱们还是先进城吧!”
太子杨炅当即站出来道:“启禀父王,这次父王回洛阳,一路上车马劳顿,所以儿臣私自做主,将宫里的御辇带来了,请父王乘坐御辇回城!”
说着,一大群侍卫抬着一个巨大的御辇缓缓走来。
这御辇其实乃是当初梁末帝朱友贞命人打造的,上面如同一间移动的房屋一般,内部装饰极为奢华,极度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相比之下,吴国以前在这方面就显得差了不少,杨渥身为吴王,出入大多时候都是骑马,就是少数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