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蜀国亡(2 / 4)
州守将王光本便立即率部投降,并主动向刘信请求,愿意率领麾下军队作为吴军前锋。
对于这个请求,刘信有些哭笑不得。
当初王建时代的蜀军,不管是在与吴军交战时,还是在与岐军交战时,都有着不俗的表现,没想到这才几年时间,蜀军居然就变成这副模样了。
由此也可见的,王衍这些年在蜀国有多么的不得人心,以至于军心溃散,毫无抵抗的决心。
不过吴军接下来的战事也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了,因为他们即将进攻的都是真正的坚城。
南线吴军这边,在攻取归州之后,吴军很快就与蜀国镇江军节度使张武对上。
这张武乃是如今蜀国少有的将才,长期镇守夔州,抵挡吴军。
他当年在蜀、梁联军救援高季昌,与吴军发生激战时,曾有过优异表现,之后吴军攻蜀,同样被他领兵击败。
此时吴军再度进攻夔州,顿时就如同遇上了铜墙铁壁一般,在坚城面前难以寸进。
好在,南面这边虽然遇到阻力,但北面的吴军却进展顺利。
三月底,北线吴军抵达三泉县,这里便是有名的阳平关,而阳平关之后便是兴元府,也就是后世的汉中,蜀国在这里设立了山南节度使负责镇守。
当吴军抵达三泉时,吴军大兵压境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成都,王衍顿时气得大骂,说杨渥如何阴险狡诈、毫无信义等。
可惜此时光靠骂人是无济于事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发兵救援三泉县。
在这个时候,王衍倒是没有犹豫,他当即便派遣王宗勋等三个指挥使,率领三万精兵日夜兼程赶往三泉,他自己更是亲自率领五万大军随后出兵,以作为后应。
然而王衍到底安于享乐,不知兵事。
他虽然派出了三万大军前去救援,但他却没有任命一个将领统一指挥这支援军,而是将三万人分别交给王宗勋等三位指挥使统领。
蜀国的朝政原本就被王衍搞得乌烟瘴气,内部争权夺利极为严重,再加上王衍任命的这王宗勋等三人也不是什么一心为公之人,结果还未抵达前线,三人内部就发生了争吵。
四月初,三万蜀军援军抵达三泉,与吴军交战。
这一战,吴军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以步军守住阵脚,等待蜀军先行进攻。
本来蜀军有坚城固守,贸然与吴军交战已是犯了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