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兵围兴唐府(3 / 4)
赵在礼听了顿时眼神一亮,都指挥使一职位,虽然比不上节度使,也比不上都督,但在吴军之中也算很高的级别了。
若是能授予都指挥使的职位,赵在礼心中还是很满意的。
他接着问道:“那么我等麾下的将士又会怎么安排?”
“赵将军麾下其他诸将可以依次授予官职。当然,若是诸位不愿留在军中,也可以有其他选择,只要不太过分,都可以考虑。”
其他人听了顿时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这时,有人小声问道:“郭将军,贵国的安排我等都很满意,只是我等担心的是,贵国将来会如何?”
郭威笑道:“你是担心将来会不会秋后算账吗?其实若是诸位投降吴国后没有再次造反的想法,那么又何必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呢?若是还想造反,那么不管你们是投降吴国还是投降晋国,都没有人能容得下你们。”
“此外,王审知、马殷、刘龑等,他们以前都是一方节帅,且与我家陛下交战多年,但他们投降之后尚且得到了善待,诸位又何必担心呢?”
众人听了都将目光看向赵在礼,显然他们心中已经倾向于投降吴国。
赵在礼见了当即起身,郑重着对郭威道:“我等微末之臣,愿意投降贵国,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
八月初,盘踞相州的叛军首领赵在礼等人投降吴军,汤阴、内黄、黎阳等地皆落入吴国手中。
与此同时,中路吴军在德胜渡河后,先将澶州城围困起来,接着留下两万大军负责围城,主力则绕过澶州直接向北进发,于八月中旬与西路吴军汇合。
东路的吴军同样进展顺利,驻守博州的一万后唐军队在吴军进攻之前就选择了撤退,让吴国兵不血刃占领博州。
接着,东路吴军分兵攻取武水和堂邑,并继续向西进攻。
九月初,三路吴军在魏州城下汇合,将后唐的都城兴唐府三面围困起来。
城内,李存勖焦急而烦躁的四处走来走去,对于不远处正在上演的戏剧完全没有一点欣赏的念头。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
当初相州刚刚叛乱时,他就意识到局势有些不妙,但他还是没想到居然会如此不妙,不仅辛苦构建的防线被吴军轻易突破,都城被敌军围困,更重要的是各地藩镇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家出兵来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