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尾行(3 / 4)
间,几十公里一个巴扎,也有临近的则是会把时间错开,相当于咱们的‘赶场’。
一到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小商小贩们也抓住时机,在巴扎上占位设摊,扬声叫卖。一些农民也把自家生产的少量瓜果、蛋禽、羊只、手工制品之类拿到巴扎上兜售。卖小吃、冰水、酸奶的也穿插其间,一时人如潮涌,热闹非凡。
很容易就能看见那个堆满了玉石的地方,就跟其他的玉石市场没什么区别,黑色的布铺在地上,一块块的石头被区别了大小和颜色随意的堆在上面,后面的老板招呼着。
一群夹着皮包的汉族玉石商人腋下夹着个小包包,有点儿鼻孔朝天的意思在摊子间转来转去,很随意的冲着大把的料子一扫而过,只有遇上感兴趣的,才会立即打开小包包,掏出放大镜和手电筒上去看个仔细。
张书玉跟林枫两个都好奇的左边瞧瞧右边瞧瞧,张书玉则是直接的问道,“这玩意儿怎么挑?”
付小药摊了摊手,也是在左顾右盼,“我只有理论木有实践经验,咱们看看再说”
林枫显然不相信,“你这是在开玩笑?”
张书玉也很意外,望着付小药,“那还买不买?”
付小药倒是希望自己是在开玩笑,马格力只懂翡翠和古玩,店里有周长生对这个有研究,还有几个从易家来的老人也懂,不过他们现在都去了珠宝展,付小药也没在乎这个,专家在哪儿都不缺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对人。
“要有好的当然要买”付小药说完就走到一个摊子旁边。
摊子面前蹲着一个看起来很斯文的男人,三十来岁,正拿着放大镜和手电筒仔细的观察着手中的一块玉石,从远近不同的角度打光,又分别用强光和弱光来反复的查看,付小药也没跟他搭话,只是在他身边蹲了下来。
“她在干嘛?”张书玉在一边低声问道,双手抱胸,并没有走过去。
林枫也很不解,“也许是想跟那个人搭讪,然后,偷师学艺?”
付小药还真做的那个打算,书上得来终觉浅,预知此事需躬行。只要让她看明白这个商人到底是挑的什么样的石头,她就能分辨出好坏来。
之所以挑这个男人,不过是因为这个男人米有市场上大多数商人的那种彪悍气质,要知道,少数民族是可以带刀的,行事狂放不羁,来这儿的人大多都沾染了这些许的气质,是天地的磨砺让他们如此的粗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