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国学(3 / 3)
人唬弄朕。”
为了扶持国学,姜元羲不仅用利引诱百姓们把孩子送进国学,还在吏部考计上给朝臣们上了一道枷锁,这也就罢了,她更是想出了另一个法子让国学成为大雍王朝培养能臣的大摇篮——若要为三公,履历上必要一条:曾在太学院里教导最少一年的学生,并教导出最少五名进士。
这就是她为何要对姜伯庸说的,让他去太学院里头任教一年的原因,而她准备明年换大哥去太学院,后年就是崔玉书了。
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省尚书令,继任人选都必须要符合她制定的这条规定才能出任三公。
因这条规定,使得大雍王朝往后每个朝臣有志问鼎三公的,都会去长安城的太学院任教一年。因为要教导出最少五名进士,且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履历更光鲜,在问鼎三公之位时能让皇帝更看重,教导出五名进士是最低要求的,撸足了劲头想要教导出前三甲和五个以上的进士。
这样一来,他们就对各地举办的国学更是上心了,毕竟太学院的学子都是来自各地国学,只有国学的先生厉害了,教导出来的学子才会更其他人更厉害,这也导致了国学的先生学识非常渊博,源源不断的为大雍培养了诸多能臣。
“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若是还有更好的法子,五哥不妨提出来。”姜元羲认真的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xrmxs{无限}小说 щww{xrmxs][com}无限小说网手机用户请浏览 www.xrmxs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