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买粮(2 / 3)
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里正您请说,本官自当洗耳恭听。”
“那好,那老朽就妄言了。想必大人您也知道,这巡检司的弓手不是官兵,并没有军饷可拿,平时本镇的巡检司弓手,要么是按照本镇百姓的劳役出,要么就是等到农闲的时候在抽调,现在巡检司中的这些弓手,皆是在出本年应担任的劳役,且现在又不是农闲,恐怕就算是老朽发布了告示,估计百姓们也少有愿意在巡检司中坐弓手的。”
其实这些东西,不用李里正说,张世华也明白。在现在这个年代,一个家庭中的青壮劳动力,对农民来说是无比重要的,所以就算是家中有劳役要出,一般去出劳役的,也都是在家中沦为次要劳动力的四五十岁的老人。
除非是上面有强制规定,或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否则农民家中的青壮,一般是不会去出劳役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张世华巡检司中青壮只有那几个,而老人却那么多的原因。
不过张世华敢向里正提出来这件事,自然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中国的古人早就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在这件事上,让百姓看得到利益,看得到好处,张世华自然不怕招不到人。
于是张世华对李里正说道:“这次我从县里带了了一笔拨款,如今这些钱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哦!巡检大人难道想以利诱之。”
“正是,李里正劳烦您告之本镇百姓,但凡愿意入巡检司成为弓手,巡检司伙食全包并且每月有饷银两百钱。”
在这里要注意了,张世华说的是每月两百钱,而不是两百钞,因为蒙元朝廷滥发纸币,现在的宝钞早就臭大街了,甚至有的时候,卖东西的商户就不收宝钞。
而李里正也带着怀疑的语气,向张世华问道:“大人给的真的是钱而不是宝钞?”而张世华听到李里正的询问后,笑着说道:“本官说的是钱就自然是钱。”(两百钱在元代并不少了,要知道现在一石米不过也就五十几钱,两百钱对于升斗小民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在元代一石大约重一百二十斤,四石米相当于一亩水田的产量了。)
所以当李里正听到张世华的肯定后,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巡检大人那这次您就放心吧,老朽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听到张世华的保证,李里正也无比肯定的向张世华说道。
除此之外,本官还有一个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