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归顺(2 / 5)
度发生了好一番只让人感叹物是人非的变化。
首先,哪位被人称赞为元末曾国藩的悍将察罕帖木儿,在没有了答失八都鲁这一个出身军贵世家的老将的压制后,也终于可以在这个乱世,肆无忌惮的发挥自己的才智。
是以在今年六月,这个喜爱汉家文化,甚至想要托生在宋朝,于宋朝做一个风流士子的元蒙大将,便也不由成功取代了答失八都鲁曾经的地位,成为了元蒙朝廷最为倚重的将领。
拜察罕帖木儿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准许其便宜行事不说,又让其兼任陕省行台的行台御史,并准其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这等册封,完全就相当于是将陕省和中原全部交给了察罕帖木儿。
故而在元廷的这等大力支持之下,这几月来,察罕帖木儿在对抗刘福通的战事之中,也可以说是一胜再胜。
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将刘福通轰轰烈烈的北伐彻底化为了一场泡影不说,更是一鼓作气,将刘福通的兵马从河【】北之地拔起,使得曾气焰滔天的红巾军,再度龟缩到了河【】南中原。
当然,这几个月来,义军在南方的形式发展的还是不错的。
势如破竹的楚军在这个几个月来,已然相继的攻克了吉安路、建昌路和赣州路,并成功擒杀了元廷在江【】西行省的最后一位首脑——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将大半个江【】西彻底征服。
所以在这个时候,楚王天命加身,楚军不可抵挡的声音,便也不由在江南之地开始传播。
因而就在八月初,张世华一直不怎么在意的黔地,便也不由走出了一群使者来。
黔地,以为地区多山,征伐不易,所以为了治理这里,元廷便就破天荒的开创了土司制度。即:只要当地首领愿意效忠中央政府,那中央政府便就准许其族世袭罔替,世代为长。
当然,土司制度虽然是元代始创的。可是这种首领长官效忠朝廷而后得以世袭罔替的制度,其实早在隋唐时期便就已经被确定了下来。
就比如播州杨氏和思州田氏,都是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的土司政权。
而这两个土司家族之所以能够存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除了黔地先天的巨大地理优势之外,更重要的便就是这些个土司家族,他们永远都只会站在胜利者的身旁。
所以当大楚吞并江【】西已然成为定局之时,播州杨氏的当代宣慰使杨鉴,便也不由联合思州当代宣慰使田茂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