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衔制(4 / 6)
思理会知晓。
毕竟中原还有晋冀之地的事情,距离他实在显得太远了。
现在,作为江浙吴国公帐下的都水营田使和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康茂才全部的心思,便也不由放在了屯田和紧挨着他们池州的邻居,那已然对他们露出觊觎之心的大楚的身上。
而之所以这么说。除了他们的吴国公遣汪广洋为使,却并没能与大楚那边达成任何书面上的盟约之外,便就因为在年初的时候,楚军出兵六万,一举夺去了可俯瞰大半浙西的安庆路,逼死了元廷在安庆路的守将余阙。
而作为曾经的元廷淮西参知政事、宣慰使、都元帅府元帅,正儿八经的元廷二品大员。
康茂才自然也是认识余阙这个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帅府佥事,也就是他曾经的副手的。
不过和康茂才这个因连连战败而识时务便就投降朱元璋的“大元帅”不一样,作为元帅府佥事同样也是元廷进士出身的余阙,却对元廷有着超乎寻常的忠诚。
所以在康茂才这个主将投降之后,作为副手的余阙便就顶替了康茂才在元廷的位置,并成为了元廷在淮西之地最后一支官方势力。
故而单从这一点便也就能看出,单从个人能力而言,以个人之力,维持经营安庆路数年之九的余阙,无疑要高于康茂才。
因而对于这样一个有能力的老下属,康茂才在坐镇池州之后,也是以老上司的身份对其写过很多招降的书信。希望自己这个有能力的老下属能够归降,以此增加自己在朱元璋这个政权中的话语权。
但之后结果如何,不言可知。
作为元廷之中少有的进士,余阙虽然不是汉人,但自小便研习四书五经、圣人之道,已然被彻彻底底汉化了的余阙。对于元廷,自然是忠心耿耿。
所以康茂才每一次的招降,最后换来的都是余阙毫不留情的喝骂与嘲讽。
故久而久之之下,康茂才便也就懒得理会这个愚忠元廷的老下属了。可前不久,当听说余阙在数万楚军的围攻之下,身负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而后其妻、妾、子、女、甥、侄婿也皆为元廷而死的消息后,康茂才却还是不禁生出了一种兔死狐悲的心悸感。
余阙是有能力的,这个他比谁都知道。
虽然乃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文人,但这么多年下来,余阙绝对算的上是身经百战。
可就这样一个身经百战还十分有能力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