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166章(4 / 14)
滚走了。
幸好,这么惨烈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发生。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考虑到一个事儿,长得像也就算了,胖丫头一直都是由赵红英带着的,这万一性子像了咋办?就赵红英那风风火火乡下老婆子的做派,原原本本的复制黏贴到丫头身上……
这已经不是悲剧了,而是完完全全的惨剧。
可很显然,所有人都不这么想,大家似乎是从喜宝身上看到了不可能中的可能,坚定的认为,丫头就算长得不像喜宝,性子也会像的,谁让她们母女俩都是赵红英带大的吗?
真……真的吗?
六十年代的带孩子方式,跟八十年代的带孩子方式,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找不同了,而是没有一丁点儿的相似之处。
想想以前,饶是喜宝是赵红英最心爱的小孙女,那也顶多就是比家里其他人多吃两块肉。你说特殊待遇吧,有是肯定有的,可也就那样,家庭环境决定了即便家里人要把她宠成公主,那也是有心无力的。
可丫头……
八十年代初,国家就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每家每户都只能生一个。
当然,有句话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法律规定了杀人是死罪,一样每年都会发生凶杀案。所以说,其实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可能完全落实的,起码老宋家他们老家那边,违反政策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多半都是头一胎得了闺女,想再拼一胎生个儿子的,一开始能瞒就瞒,实在是瞒不住了,就开溜,横竖只要等孩子生下来了,大不了罚款,总不能把孩子掐死。
然而,这种办法也不是没有弊端。万一在生产之前,比如说怀孕到七八个月时,被计生办的人给逮住了,那不好意思,直接抓回去引产。甚至因为月份太大,直接一尸两命的,也不是没有。再不然,就算是平安生下来了,谁能保证一定生儿子?一旦生了闺女,丢到医院门口的都是善心人了,时光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饥荒年代,溺死女婴的现象再度历史重演。
这不,老宋家的隔房,也就是赵红霞他们家就有这么个超生的,比丫头大了有一岁多,却直到现在都没上户口,只因上户口就要罚钱,哪怕他们也不是拿不出这个钱,可不愿意平白无故出那么一大笔钱。当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那边还想再拼一胎。
“只生一个”这个政策,给重男轻女的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甚至赵红英还听张秀禾说,她有个平常聊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