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九章(3 / 11)
阅尽千帆,也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同诸多从事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大佬们来往得多了,也知道了不少内部的八卦和他们的创业史。
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千禧年后才开始创业的,少数早些,九十年代中后期,只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在八十年代末期就开始了努力,而这些眼光异常长远且在时光洪流中顽强存活下来的存在,当时绝对都是最声名赫赫的一批。
这些经历了无数挫折才获得成功的企业家们谈起过去都十分感叹,只说创业初期各方面压力都很大,来自于社会甚至家庭,因此许许多多当时志同道合的优秀互联网人就都夭折在了那里,有一些是被失败击垮的,但更多人的消失是因为不得不放弃。
从粱皮紧张却不失条理的叙述中,林惊蛰猜测前世的对方估计是后者。
他们手中的这个项目,概念并不精确,不同于后世任何一个已知名的程序,粱皮和吴王非研究的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但此时的他们,已经具备了非常长远和精确的目光,比如他们话中无意提到的一些诸如“整合网址”“网民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之类的概念,就是多年之后出现的一些搜索引擎和社交软件最大的卖点。
老实说,林惊蛰非常吃惊,他本以为自己今天来见的只是两个相对出色的提前挖掘到网络概念的年轻人,但此时此刻,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评价实在是太过浅显。
粱皮谨慎地叙述完毕,目光和坐在自己身边的吴王非对视,都看到对方眼中深刻的紧张。
和林惊蛰见面之前的那段时间,他们经常都在商量该如何应对这场交谈。综合以往的诸多失败,两人已经学乖了很多,刚才的那番介绍里,粱皮已经保守很多,刻意隐藏掉了几个以往让听到的资本方怒斥“不切实际”的设想,比如未来的程序或许不止应用在pc电脑端,而是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那些笨重的大部头电话里。
诸如此类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的展望让他们很多次与投资失之交臂,而今天,他们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又一次要铩羽而归。
粱皮叹了口气,他和吴王非已经努力了三年,再有一年就要毕业了,毕业之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会接踵而至,假如在此之前无法获得注资,他想自己也许会放弃。
毕竟人的一生不止有梦想,肩上还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茶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平静,林惊蛰听完他们的话,神情严肃地支着左手,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