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大肆扩官(二更)(2 / 3)
。现在大明朝打出亚洲冲出欧洲,世界竟然这么大?老百姓怎么想的都有。
身为帝王的朱由崧远征在外,以内阁为首的国家机器照样运转。
以内阁首辅高弘图和那个次辅王铎为首的文武百官经过内阁会议,立即拿出了一套方案。
只有对各级各类官员进行大肆扩招了,这主要是有两个途径,一是科举制度加快频率,原来的三年一大考,现在变成一年一大考。二是增加官员的录取率,院乡会殿四个级别的考试,录取率翻了两番,每省的院试和乡试优秀者和不愿意再往上考试者,即可授予相应的官职,当然这样的官职比较低。
但至少这要比一辈子才是个童声或者秀才,而沾不到官气强得多,让学而优则仕这四个字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另外加大直接从军队提拔官职力度,也不知是军人,各行各业,特别优秀者,经过举荐和考察皆可为官。
这一套大肆扩招官员的方案形成最后的奏折,呈递到暂居在欧洲克里姆林宫的朱由崧那里。
朱由崧一看,嗬,内阁的这几个老头真敢想啊,这样一来,估计提笔能文者和那些识数者,以及三教九流的能人异士都可以官一下子了。这简直比后世的大学扩招还厉害呀!
朱由崧又一想,方案虽然有些荒唐,但是眼下应急一下还是可行的。要不然,沙俄这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下子并到了大明的版图,中国得增加多少个行省和建制县?乡镇小吏就不用说了,现在沙皇俄国的人口没有一一也差不多吧,这样等于大明朝的人口翻了一倍,地盘增加了两倍。
也不只是一个沙俄,还正在征服美洲,八嘎国,将来还有非洲,欧洲等地,统一全球。官员的需求量一下子得增加多少才能够用?
夸张一点的说,只有要是中国人拍拍脑袋就是一个,到沙俄的地盘及各地任官职也不为过。
如果还按原来的模式走,把内阁那几个老家伙难为死也不成啊,就这样凑合着想往前走吧。
经过几年的过渡期,稳定下来就好了。对官场毕竟可以优胜劣汰,另外沙俄的民族经过汉化以后,也可以选用沙俄民族中的优异者为官了。
就这样,朱由崧提起御笔,在方案上批了红,用了印,然后让提督东厂的太监卢九德,带回去交给内阁按照方案实施。
至于汉人的移民和沙俄民族的移民问题,下一步再实施。
朱由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