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四章:拆分,重组(2 / 5)
有些安定。
所以,不管怎么样,不管朝中大臣反对的意见有多热烈,李元吉最终都会通过李承光的建议,这不仅仅只是溺爱,首先这是个正确的建议,其次这能够帮助李承光在南方地区建立巨大的威望。
一旦广州书院通过审核,正式开建,那么还用多说吗?
教育一向落后的南方,自然要对李承光百倍感激,就像后世的某地,朝廷敢说要在那里新建设一座985或者211,看看感激的人有多少吧。
同样的道理。
但是大臣们说的看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反而很有道理。
那么如何解决呢?
后世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玩美的模板。
“朕决定将四大书院进行拆分重组!”李元吉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拆分重组?”大臣们愣了下,有些摸不着头脑。
合着大家干巴巴的在这里站了一个多时辰,就等来这么个让人迷茫不已的答复?
“四大书院目前开设有哪些科目?”李元吉没管大臣们的反应,看向礼部尚书唐俭。
“回陛下,目前开设科目一共十类一百五十五科……”唐俭暗暗苦恼着叹了口气,脸上表情很是委屈,一百五十五科啊,老夫哪能记住每一个科目?再说,书院只是归礼部管辖,但礼部要管的事情多了去了,自己是尚书,哪能记得这么清楚?把分管的侍郎叫来,他也未必能全部记下来,因为侍郎管的也只比唐俭少一半而已。
“说大类!”李元吉愣了下,意识到唐俭会错意了,不过也暗暗的有些感慨,想不到已经有这么多科目了。
唐俭猛的松了口气,大类好,大类自己能记住,连忙开口道:“一共有十类,分别为农业,工业,经济,政治,医科,理科,化学,法学,教育,地理。”
这十类里面包含了所有相关的科目,若是放在后世,这十个类别,足以建设二十至三十座重点类大学。
顾名思义,农业类就是包含了所有的农业科目,跟农业有关的全部都有研究,包括什么时候种植,如何合理的种植可以提高产量,研究不同状态植物的原因等等。
工业的类别就比较多了,重工业,轻工业,船舶工业,机械工业等等。
经济则分为民事,官方两个类别,课程不一样,毕业学生的对口单位也不一样,民事的主要就是学如何做生意,包括详细的调查什么的,官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