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舆论的力量(2 / 3)
好的做法自然就是出兵荆州或是益州,像曹操一样,用武力去征服,但是显然,他才刚刚这样尝试了两次,并且都以失败告终,他没有勇气再去尝试第三次对刘封的讨伐,倒不是因为他无法再聚拢其二三十万大军,而是因为就算他能够再次率数十万大军开往荆州,那么再一次失败的后果是他所不能承担的,他知道,一旦再一次失败的话,刘封的大军很可能一路乘胜追击到魏国的境内,那样一来,自己也就完全成为了弱势的一方。
最终,在魏国这些青黄不接的朝臣的建议下,曹植不得不对此事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他们期待着等到一段时间过后,不论是百姓还是魏国的官员就都会忘记这个无关痛痒的檄文的出现,到那时,魏国的士气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之前损失的兵力也会补充上来,到时候他们再重整旗鼓,也未可知。
但是显然他们低估了刘封的策略,也低估了这封檄文在百姓之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虽然也知道民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往往不会重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百姓的舆论导向。
当这封檄文大范围的出现在百姓中的时候,首先所传递出的消息就是,此时中原大地上唯一的帝皇,受命于天的帝皇只有刘封,而曹植只不过是因为其父的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才暂时获取了中原北部的大片土地,刘封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长久的存在下去的,所以在百姓中流传起来的言论就是,刘封的大军不日便会攻击魏国,将这个最后的敌人消灭,然后恢复之前大汉的统治。
而这样的愿景显然是百姓们心中所想,自桓灵二帝以来数十年的战乱让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他们对于统一是极度的渴望,而此时中原大地上只剩下了最后的两个势力,这是几十年中都没有过的情况,距离统一显然已经越来越近,而刘封的这一手,让这天下大多数百姓心中都不自觉的期盼起了他能最终统一天下,而不是曹植。
此事经过了两个月的发酵,虽然刘封并没有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是魏国的变化却是显而易见的,如同曹植和他的朝臣们所期盼着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出现的情况是魏国的赋税越来越难以收缴,征兵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场魏国内部的危机正在渐渐的出现,而当曹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显然他已经失去了补救的最佳时机。
炎热的夏季已经渐渐过去,中原的气候已经渐渐好转,而对于刘封来说,这样的天气也是他一直在等待着的,因为这样的气候,是最为适合用兵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