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3 / 4)
镇襄垣的周坎一声令下,大军向北开进,向石峪的李嗣昭和李嗣源发动总攻。
实际上周德威统帅的两万多人正是三王联军最精华的部分,其中不仅包括黑鸦军精骑,也包括李嗣昭和李嗣源麾下的劲卒。而且在老河东军中,周德威的部下战力卓越,向来就是河东军的主力,否则梁王也不会直接封其为晋王,让他来接李克用的爵位,李嗣昭和李嗣源也不会就此默认。
周德威的失败,等于直接宣告了三王联军的失败,被堵在南沟河的李嗣昭和李嗣源二人,结局早已注定。
用了足足大半天工夫解决了燕军平丘大营的分赃问题,李嗣源和李嗣昭又将郗家烟村燕军遗留的辎重来了个二一添作五——当然,也给周德威留了不少。等瓜分完毕,两人发现情况不太对劲,有探报说燕军主力出现在了襄垣,把周德威给包围了。
两人起初不太相信,但探报流水介不停传来,最后报出来的结果,现身的燕军说是达到了十万。无论他们信也好,不信也罢,至少在南沟河通道的最南端,两万多燕军列阵以待,成为了不容置疑的事实。
这表明,燕军已经将他们俩和周德威分割开了。
大敌当前,李嗣昭和李嗣源之间的些许猜忌和小小恩怨早已抛开一边,两人合兵一处,奋力攻打燕军,企图打开一条血路,与另一头被割断联系的周德威会合。
接下来自然便是好一阵撕杀,挡道的燕军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关外的胡族,算不得主力,但李嗣昭和李嗣源麾下也不是自己最精锐的部曲——他们在开战之初便将精锐调给周德威指挥,用来围追周坎、赵在礼,并且攻打襄垣。
一直杀到第二天黄昏,也不知折损了多少人,杀得二人都红了眼,这场战斗才算暂时告一段落。原因无他,燕军将周德威的帅旗王纛直接抛在了两军阵前,大批黑鸦军中的中高级军官被押至两军阵前,向李嗣源和李嗣昭喊话,劝谏他们和部下将士投降。
李嗣源和李嗣昭只能黯然退兵,径直退回到石峪大营,据石峪山口而守。
李嗣昭还想派人回去重新募集新兵,准备与燕军在此地好好打一场,同时让人飞速向后方催粮。李嗣源的想法却和李嗣昭不同,他不想打了。
李嗣源心里惦记着周德威的地盘,既然周德威已经身死,那么晋阳周边的广大土地便应该有个新的说法。他认为,自己应该算这片地盘的天然继承者。无论从老河东军时代还是从三王封爵算起,自己都应当在河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