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官威(2 / 3)
口后,由那段文字生发开的思绪蓦然想到了后世一首相关的歌诗,偏这首诗还颇合他现在的心情及人生态度,遂站起身来,“如此良辰美景,焉能无乐。柳眉,你取了琵琶来,咱们唱一首新曲”。
柳眉依言取来琵琶,静听唐松将那歌诗念了一遍又沉思了片刻后,纤手一拨,顿时便有闲适悠远的琵琶如水流出,随后便听曼妙歌声响起: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这是清人作的一首趣诗,单从语言上来看其实算不得多好,倒更近于顺口溜。但里面的意味却是耐人咀嚼,其间所写的倒与唐松后世的经历暗相吻合,实是对其“过劳死”的一个上好注脚。
正是因为这个他才会想起这首诗来,此时听着柳眉曼妙轻歌的唱出来,益发会于情而感于心。
唐松正自沉浸其中,回忆起后世二十九年的苍白人生经历时。思绪却被一声轻赞给打断。
“人心不知餍足,遂使红尘人生沦为长牢苦役。解脱之道不过‘纯任自然’四字而已,此诗暗合我道家真意,诚然佳妙。公南,你以为如何?”。
“虽不合于诗律,言语也太过浅切,但命意却是上佳,听来引人深思,却也算得上好诗”,那被唤作公南的中年人评说了两句后,看向柳眉道:“此诗是何人所作?”。
不消说来的便是昨日同船共渡的方山奇二人了。那中年由京中初到襄州,方山奇今日正引他漫游鹿门山风景,看过八卦池后,方山奇因就说到唐松结庐之处便在左近,正可过来歇歇脚吃碗茶。中年想起昨日黄昏那个临风而立的少年,遂欣然而来,不想正好听到这一首近似俚语村歌的《不知足诗》。
柳眉见来了客人,收琵琶福身一礼后含笑用手指了指唐松,随后便重开小炉,烹茶待客。
唐松起身与两人见礼罢,也不曾进屋,就邀着两人在榆荫下坐了下来。那中年看了看草庐及周围的青山秀水,又看了看颜色绝美,温婉煮茶的柳眉后浅笑道:“采菊东篱,悠然南山,复有红袖在侧,煮茶添香。小友真是好风流,好自在。不过以你这般年纪和才情,却日日歌咏隐逸不争之道,虽情致古雅,也难免不适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