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归墟(4 / 6)
不少特异的金属,皆是炼成法宝的好材料。
跟着玉如意不知飞行了多少时日,也不知飞行了多少亿万里,若非这里面灵气充足,李志常也得累趴下。
玉如意越到后来,飞行的越快。
终于在有一天,前面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沟壑,说起来是沟壑,其实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山谷。
是真正见不到底,李志常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了一段文字:‘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这是上古诸子中,列子留下的一段记载。列子乘虚御风,遨游宇宙八极,到过许多地方。
他是中古诸子中,少有推崇神通修行的人,亦可以视为道家人物,其邀游宇宙,神通自然非同小可,所留《列子》一书,也多是奇诡怪谈。
这段文字的意思:
是在渤海的东面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沟壑,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底的山谷,那下面没有底,名字叫归墟。地面八极、天空八方中央的流水,以及银河的流水,没有不流到那里的,而那里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这一切都跟面前的景象完全一致,李志常看到了一个无尽宽广的瀑布,从天空流下,哗啦啦灌入归墟之中。
可是里面依旧看不到底,仿佛底下是空的一般。
玉如意顿了一下,开始往沟壑顺流直下。
其实顺着这潮流,李志常也一时分不清上下左右。
或者说他原本的上下左右是错的。
不知飞过了多少路程,终于让他看见了更加壮丽的景色,前面是五座大山。
每座山高低延伸周长达数万里,山顶上的平坦处也有数千里。山与山之间距离很远,可是因为这些山体都太大,反而看起来像是挨着一般。
李志常飞到了其中一座山上,里面楼台宫殿应有尽有,都由金银珠玉建成。珠玉宝石之树长得密密麻麻,上面的花朵尽数枯萎,没有任何果实。
山体一直随着海水涌动,时时刻刻都在颠簸。
李志常又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逛完五座大山,同时将它们和神话中的五座仙山联系起来。
如果记载没有错误,第一座叫岱舆山,第二座叫员峤山,第三座叫方壶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莱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