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4 / 7)
不死脱身;接着身负重伤追击至昌邑群山,一举击毙七名高手近卫,取嫡长兄性命。
姜萱重遇卫桓时,他已伤重不起,所以一直没能直观他的武力。直到近来他伤势渐愈,即使有心理准备,她依旧很是被震撼一把。
太厉害了!他才多大年纪?
她奇:“哪个教的,你学的是谁家是典籍?”
学武如同学文,师父和功法至关重要,尤其是后者,就是到达彼岸的桥梁,不然路你都不知道,说啥都白搭。
当然不管文学经典还是武学秘籍,统统都是上流世家才能拥有的资源,这就是名门底蕴。所谓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前期已拉开距离。
临淄姜氏,河间张氏,都是延绵数百载的大世家,各种珍贵典籍也是有的,姜萱见卫桓身手这么好,故而这么问。
不想卫桓却摇了摇头:“我没有拜过师,也没有专学哪家典籍?”
忆起旧事,他目光变得有些冷:“幼时在张氏武学学过几年,后面的我常去书楼,自己琢磨的。”
张氏藏书最珍贵的那一批秘藏典籍,他怎么可能有机会看见?
拜入名师门下他更是没有的。
幼时到了年龄,随所有张氏子弟一起,去族里的文武学堂上课,学会各种武学名称,和最基本的打底功夫,仅此而已。
这种大学堂,自然教不了多高深的东西。
只卫桓自小就清楚自身武力的重要性,没人可教,他便自己去书楼。张氏百年大族,藏书自然极多,虽最上乘的一批收起了,但各种中下等武籍还是很多的。
他不愿和那些人凑一起,正好多多留在书楼。年岁渐长,他看过的武籍越来越多,虽从未有人讲解,他却自己领悟出一些东西来,琢磨着,练习着,自成一体。
习武、提升,是他过往唯一感兴趣的东西,虽给他招了许多不善的目光和打压,但他从不退缩,反越压越勇。
那些不愉快的过往,卫桓自不提,只简单说了两句便罢。
姜萱惊讶:“这竟是是你自己融贯琢磨的?”
这究竟是怎么一种武学天赋啊!
她真是羡慕得眼睛的红了。
要知道所谓典籍上佳和中等,差得绝非字面上这点意义啊,说是犹如天堑,并不是一句假话。
就这说吧,就好像上辈子清北和三流野鸡的区别,不不,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