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3 / 6)
家都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还怀着满腔的热忱和真诚,对待工作和科研,也是虔诚而专注,都很看不起这种行为。但同时大家也都是普通人,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起码也要大半年甚至一两年的时间。
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不愿意被走捷径的人超越,那自然就只能期盼着,老前辈们将这条捷径给堵死了呗。
而且,这种几乎形同作弊的行为,对整个研究所来说,并不是好事。要是大家都这么做了,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必然会大大下降,自然也就会影响到研究所的声誉。
晨会之后,周玲玲就被张天成喊去了。
“你是不是知道做这事儿的人是谁?”
周玲玲眨了眨眼:“主任,这事儿跟我可没太大关系。反正我是不打算这么做的。而且,我这才刚评上中级两年,距离副高还早着呢,到那时候,我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论文。”
张天成走过去锁了门,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让她坐下来:“知道,所以我才问你。而且,你不是跟苏凉关系好嘛,这事儿多半也跟她有关系吧?”
周玲玲不作声。
张天成叹口气:“你不说我也知道,是姜晓琳是吧?当初她休假回来执意要回实验室,我就觉得古怪。”
周玲玲一脸听八卦的表情。
张天成立刻住了嘴,看着她,又问:“苏凉跟你说什么细节没?我也不赞同这种行为,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这种捷径绝对要不得!但是我得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才好去跟书记说,是吧?”
“您直接问苏凉不就好了吗?”周玲玲说道,“您让我说同事坏话,这不大合适吧?”
“这事儿我能好意思去问?”张天成皱起眉头,“要是我能直接问的话,就不找你了。”
周玲玲一想也是,人明教授在这任劳任怨两年半的时间,给研究所创收两个多亿,三个新专利,转头研究所的人就拿人老婆的论文走捷径,一般人确实做不出来这事儿。
“我也没具体问,当时苏凉跟我说这事儿的时候,她的论文还没上刊,我为了避嫌,肯定不能问太多啊。不过现在已经刊登了,我看了一遍,能够借鉴走捷径的环节大概有三处,姜晓琳的论文我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就不多说了吧?”
张建成挠了挠头发,长吁短叹:“我知道了。”
周玲玲便站了起来:“那我先走了啊,主任。还有好多样品要做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