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意外(3 / 5)
三小姐怎么不去?”
杨佩瑶答道:“我想在家里看看书,而且衣裳有得是,用不着再买。”
她还不曾把秋装找出来,可既然夏天的衣裳挂了满满一柜子,想必秋天的也少不了。
趁着家里清静,把以前的课本找出来看一看,起码得知道自己在国中都学过些什么。
杨佩瑶回屋,在书柜里找出本线装国语书。
书足有八成新,保存得极好,左下角写着“杨佩瑶”三个毛笔字。字体工整娟秀,显然是下功夫练过。
杨佩瑶的字也算工整,但是是那种蠢萌的字体,绝非这种讲究藏锋顿笔间架结构的楷书。最重要的是,她用惯中性笔,压根不会用毛笔。
而这个时代的学生,肯定都会写整齐好看的毛笔字。
保险起见,她得抓紧时间练一练。
杨佩瑶翻开第一页,顿时哀叹不已。
满篇繁体字不说,还是竖排印刷的。
她习惯了看横排的摇头阅读,完全适应不了竖排的点头阅读。
更重要的是,她认识的繁体字不多,顶天也就三五十个,而且就算稀里糊涂地认对了,也不会写。
这可怎么办?
杨佩瑶叫苦不迭。
按她现在的识字水平,恐怕连念国小四年级的杨佩环都不如。
杨佩瑶胡乱地翻了几页,惊喜地发现有两篇课文以前学过,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袁枚的《祭妹文》,另外还有《凉州词》、《蜀道难》等几首唐诗也有印象。
凭借脑中零散的记忆,加上半蒙半猜,终于把这几篇文章读熟了,不认识的字也大致对上了号。
杨佩瑶有心抄写两遍,可看着笔盒里的毛笔,却是犹豫了。
她这笔字现在没法见人,在家里练,不免让春喜或者杨佩珍看到,还是到外面找个图书馆或者清静的茶馆,等练得有了模样再说。
正思量着,听见外面汽车喇叭响,是逛街的几位回来了。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时分。
杨佩瑶把课本仍放回书柜,下楼去,看到茶几和地面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盒子。
杨佩珍脸色潮红,鼻尖上沁着细密的汗珠,“瑶瑶,看我买的新鞋。”手忙脚乱地翻出鞋盒,显摆给杨佩瑶看,“漂亮吗?”
是双黑色高跟鞋,鞋后帮有两条带子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