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朋友(2 / 4)
“我也是闲逛,”杨佩瑶笑笑,招呼店员过来,“我买盒铅笔。”
一盒有六支,共两块银元。
杨佩瑶付了钱,对顾静怡道:“我也没别的事儿,不如一起转转?”
顾静怡抿抿嘴,勉为其难地说:“下楼吧。”
先前杨佩瑶惦记着钢笔,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眼,这会儿钢笔没戏了,正想仔细地看看女式服装,便欣然应允。
两人从边上的洋装开始逛。
民国的女装比起明清是前进了一大步,已经敢于显露身材的曲线,但较之现代的个性化多样化还是略有欠缺。
杨佩瑶见识过现代服装的多变风格,加上专业就是服装设计,看衣裳的眼光很是独到,一路告诉顾静怡哪件好看,哪件有缺陷,怎么搭配显可爱,怎么穿戴显个高。
顾静怡开始还端着,不太愿意搭话,可毕竟她也才十六,正是爱打扮的年纪,听杨佩瑶说得在理,慢慢地话就多起来。
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
经过卖布料的柜台,看着蓝莹莹的阴丹士林以及五颜六色的标布、哔叽、卡其布,顾静怡突然感慨,“到处都是洋货,我家的纱厂和纺织厂越来越不景气,都快开不下去了。”
杨佩瑶查过许多民国事情的资料,知道这段历史,附和着叹气,“大势所趋没有办法,洋布料子软,颜色好看价格又便宜。两相比较,都愿意穿洋布衣裳。”
顾静怡道:“是啊,现在也就乡下种地的还愿意穿土布……我是觉得厂里好几百人没有活路,钱都让洋人赚走了。”
杨佩瑶沉吟片刻,又开口,“要想有活路,一是买洋人的机器,学习他们的技术,也织洋布。咱们不用千里迢迢地海运过来,价钱还能再便宜。第二就是买洋人的布做成衣。洋布便宜,衣裳可不便宜,现在杭城的洋人越来越多,咱们做洋装做西服,赚洋人的钱。”
顾静怡真正是诧异了,盯住杨佩瑶好半天,郑重道:“我向你道歉,以前对你态度不好。”
杨佩瑶“嘻嘻”笑着打趣她,“刮目相看了吧?以前接触得少,不了解也正常,我原谅你了……以后有得是让你吃惊的地方。”
顾静怡撇撇嘴,“哼”一声,“来日方长,拭目以待!”
说笑间,两人已经把二楼转了个遍。
杨佩瑶看眼手表,已经十一点一刻了,便道:“我要回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