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印象(2 / 4)
标签,永远被蔑视和忽略了。
为了不挨揍,也为了刷好感,杨佩瑶必须来“投诚”。
想到此,杨佩瑶声音越发放得软,“爹是一家之主,当然得先征得您同意。而且您掌管全省军队,手底下好几万的兵,说不定我们前脚刚上火车,后脚您就知道了……爹就是如来佛,我们是孙猴子,怎么折腾也翻不出爹的手掌心。”
“停,”杨致重抬手打断她,“你出去吧。”
杨佩瑶张张嘴,“爹,那您让不让大嫂去龙泉?”
杨致重翻着适才看过的公文,再不搭理她。
杨佩瑶等了数息不见回答,只得转身往外走,走到门口回过头,“爹,那我跟大嫂就按原定计划坐22号的火车了。”
仍是没有反应。
杨佩瑶暗暗骂声“老顽固”,开门离开。
屋里却有了动静。
杨致重拿起面前两张纸,脸上真真切切露出笑。
计划虽有纰漏之处,可能考虑到这种程度,已是难得。
当年他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几个孩子都养在老家,锦衣玉食地长大,压根没有受过挫折与磨难。
几个年纪小得倒还罢了,就连长子杨承灏身上的书卷气也远胜于军人的那种豪气。
杨致重颇有些担心他以后继承不了家业,没想到杨承灏主动要求剿匪,挺让他高兴。
这又冒出个三丫头,有几分胆色。
看来古话说得不错,“龙生龙凤生凤”,“虎父无犬子”,是他杨致重的种儿!
且由她们折腾,在他的地盘,谁还敢捋虎须不成?
杨致重得意得不行,杨佩瑶心里也算有了底儿。
她已经“坦白从宽”事先交待出来,杨致重就不应该再用此事来惩罚她。
第二天她给顾家打了个电话,可惜顾静怡不在家,是下人接的,说她去了申城,过三五天才能回来。
杨佩瑶便没在意,紧接着就到了20号。
韦副官开车送杨承灏去火车站,陆秀玫和杨佩瑶以及杨佩珍随车送行,顺便也探探路。毕竟她们之前都没坐过火车,怕露怯。
杨承灏与五个身材健壮的士兵会合,上车前,特地安慰陆秀玫,“我会经常给你打电话,离过年也没几个月了,过年我肯定回家。”
陆秀玫笑着点点头,脸上没有半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