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 164 章(1 / 4)
世纪之交,谁也没有意识到对华夏而言这将是多么重要的转折点, 电视上21世纪是华夏人的世纪被人各种嘲笑, 事实却证明被打脸的人是发出嘲笑声的人。
那个时候有钱人移民是种风潮,中产一样是挤破头也想要出去,薛琳没想到的是全庸也是想要出去的人中的一个。
“您现在在国内发展得不错啊。”
“是我儿子出国留学了, 我老婆嫌跑来跑去的麻烦。”说起来全庸也是心很虚的, “她整天在家里想儿子不是找茬骂我就是作, 我现在日子难过。再说做我这一行的, 只要有电脑,有网络在哪里都能做,出版集团那边本来我就很少去了,一直是欧阳他们在管,古尤的小说现在也很受年轻人的欢迎,科幻世界始终是他们年轻人在管……唉,这些年咱们集团发展得是真好,网络原创也一天比一天好, 您之前说过搞小说网站的事, 我也觉得好,我是真不想出去, 可我老婆非逼着我出去。”
“行了,您别说了,我理解您。跟老婆好好过日子才是关键,整天在家里打打闹闹的,您也不容易写稿, 就像您说的,只要有电脑有网线,现在在哪里都能写作。”薛琳能说什么呢,她也理解全庸夫妻的心情,两夫妻就一个独生子,漂洋过海出去读书了,家里又有经济条件移民过去照顾孩子,移就移吧。
“我来呢,主要是想说撤股的事,之前您给了我一成的干股,这些年我没少跟着分红,稿费您也一分没少给我,既然我现在都不参与管理了,我想要把股份撤出来……”
全庸也算是讲良心了,实际上这些年他确实只做为一个作家而存在,确实没有参与管理,顶多是有时候帮助看一下原创网的稿子,帮助挖掘一下新人。
因为他是薛琳起步时就在一起的老伙计,薛琳一直没说什么,一直照例给他分红。
现在他说要撤股——说起来,网络文学兴起之后,出版界算是渐渐走入秋天了,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盈利了,但现在出版集团手里掌握着大批有才华的作家,可以说是占据了出版界的半壁江山,不光在华夏非常有影响力,在整个华人圈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出版社。
全庸现在撤股,虽然会抽走一部分钱,但以后的分红也没他什么事了。
“您要多少?您说个数,我不还价。”
“八百万吧。”
这个数字算是低了,去年她给全庸的分红是三百万,八百万也就是三年的提成钱,“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